【信报消息】(特派记者 王多多) 9月15日,20余家世界主流华文媒体代表团来到兰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世界华文主流媒体走进兰州”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9月16日,记者团深入黄河治理兰铁泵站、读者集团、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等地,实地考察了解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过去的兰州,一直就是立足西北、辐射西域的区域中心城市。兰州具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贯穿亚欧大陆、联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开始,日益密切频繁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使兰州成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茶马互市”和商埠重镇,为沟通和促进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
兰州也是西北地区最早接受近代工业文明的城市之一,19世纪70年代,陕甘总督左宗棠督甘兴办“洋务”,先后创办了兰州制造局和甘肃机器织呢局,逐步拉开了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序幕,上世纪初建造了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的现代桥梁——中山铁桥。
新中国成立初期,兰州被国家列为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先建城市,全国设计大师第一人任震英先生主导编制了兰州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这也是新中国批准的第一个城市规划,构建了带状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框架,确立了现代城市空间的雏形,兰州城市规划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当时全国156个重大项目,落地兰州的就有14项,有效推动了城市大规模建设和工业快速发展,兰州作为新中国第一批新兴工业城市迅速发展起来。经过“一五”“二五”和“三线”时期的建设,兰州形成以炼油、化工、机电、冶金等大型骨干企业为支柱,国防、能源、轻纺、建材、电子工业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城市规划面积扩大到126.7平方公里,是1949年城市建成区面积的近8倍。
改革开放之初,国务院批准由任震英先生主导编制的兰州市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开始尝试市域拓展,城市规划面积达到148平方公里,兰州城市建设迎来了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排在前20位。
进入新世纪,兰州和其他城市一样,步入了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规划面积达到74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60.32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375.3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1.03 %,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全国城市的排名相对靠前。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以公路、铁路、高铁、航空等为主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城市供水、供气、供暖、排污等功能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承载能力明显增强,一座现代化城市正在母亲河畔快速崛起。特别是2012年,我们抓住国家深化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向西开放的历史机遇,获批建设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被赋予西北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产业基地、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功能定位,现在已基本建成核心区16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使兰州跳出了河谷盆地,拉开了城市框架,为兰州加快发展、扩大开放带来历史性的新机遇,也使兰州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城市。
现在的兰州,正在按照都会标准、精致理念全面推进城市建设。“都会城市”,就是把兰州放在全国、全球的大版图和大格局中去审视,主动承担起国家赋予的一系列战略使命,致力建设辐射中亚、西亚、南亚等区域的国际化开放城市,凸显兰州在全国的政治地位。精致兰州”,就是用精致理念统领城市长远发展,注重城市精心规划、精品建设、精细管理、精神滋养,致力建设有魅力、有特色、有活力、有温度的高端品质之城,彰显兰州精致大气的美丽形象。
今年,兰州市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了“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精致兰州”三年行动,着眼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各领域,全力推进“精致兰州”建设。在城市规划上做到点面结合。既做好城市整体规划,形成以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镇规划为核心,专项规划为支撑的法定规划体系;又做好城市局部设计,对黄河风情线景观、黄河两岸沿街、主城四区街道老旧楼体立面和亮化进行整体设计改造,用一流的规划设计引领城市高品质发展。
在城市建设上打造精品工程。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抓什么的原则,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重点实施了城市景观、夜景亮化、特色文化街区、路网、架空线缆入地、老旧楼院治理等项目,精心筛选确定了“都会城市、精致兰州”标志性工程,着力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品质形象。特别是围绕“水润金城、水秀金城、水富金城”目标愿景,全力做好黄河文章,以“一河、两岸、立面、两山、两线、两端”为重点,实施黄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黄河风情线改造提升工程,致力让黄河之滨更美更靓。在城市管理上突出精细智慧。发扬兰州环卫工人细致用心的工作作风,集中整治建筑立面、违法建设、户外广告等影响市容环境的突出问题,保障城市面貌干净整洁、运转井然有序。特别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抓住兰州被国家确定为5G试点城市的机遇,加快推动5G网络建设,大力推广5G技术应用,推动城市管理更加智能高效,让城市在场景创意创造中充满活力动力。
未来的兰州,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