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导演萨金赛夫(Andrey Zvyagintsev)的第五部作品《无爱可诉》(Loveless,2017)2 月 9 日在英国公映,并将于 2 月 16 日登陆美国。尽管不太可能取得商业成功,这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电影依然备受瞩目,它将帮助人们理解当代俄罗斯的艺术电影业态和艺术家的野心。
据《卫报》(The Guardian)报道,包括提前点映在内,这部电影在英国 39 家电影院上映 5 天来共进账 12 万 6 千英镑。这一成绩相对动辄上亿的商业片票房而言无疑有些惨淡。不过,电影发行方 Altitude 依然相信,如果能在本周末的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s)和 3 月的奥斯卡上有所斩获,《无爱可诉》至少能追平导演前作、2014 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利维坦》(Leviathan)的票房收入——29 万英镑。根据 IMDB 数据,萨金赛夫的新作已获得 30 项电影节提名,并拿下 15 个奖项。
《无爱可诉》俄罗斯版海报。图片来源:豆瓣
《无爱可诉》沿袭了萨金赛夫的创作风格,通过微妙的家庭生活折射宏大的社会症候。这大体是一个关于如何失去“爱”的故事:一对生活在莫斯科的夫妇感情破裂,各自麻木地寻求“新生活”,却迟迟没有注意到 12 岁的儿子已悄然失踪。资深文化记者杨时旸将影片形容为“信念的断崖和崩塌,从一个家庭内部,扩展到每个人人心的底部,然后指向庞大的社会基数”,而《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标题更为直白:《无爱可诉,一个破碎的家庭和迷失的国家》(In ‘Loveless,’ a Broken Family and a Lost Nation)。
导演本人表达了类似看法。在一场对谈中,他解释说,“莫斯科的中产阶级家庭”是一个精心选择的对象。它让人们看到,对那些看似洞察生活的体面人物而言,“孩子”如何忽然间成了一种负担。导演承认,这种变故被安排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中:
“2012 年,人们对一切还充满希冀,等待着政治气候的回暖,相信国家会尊重民意。但到了 2015 年,失望感到达了顶峰:人们感到,积极的变化已然无望,社会陷入敌对情绪和军事化,仿佛每个人都在被敌人包围。”
从 2014 年开始,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发生了严重冲突。尽管军事冲突只在局部发生,但事件的政治后果——包括西方国家的制裁——却是全局性的。
这种政治解读在电影中不乏暗示:公寓内的电视机不知疲倦地播放着时政新闻。不过,导演前作的政治讽刺显然更为锋利,后果也颇为严重。《利维坦》通过一个家庭的毁灭反映了俄罗斯严重的腐败问题,反讽的是,拍摄经费有 35% 来自俄罗斯文化部。文化部长梅德尼斯基(Vladimir Medinsky)事后检讨了这一“失误”,并将萨金赛夫列入了黑名单。他表示,纳税人的钱不应被用于资助那些”充斥着绝望与存在主义式无意义感的电影”。
《利维坦》中赤裸裸的政治指涉让片尾致谢中的“俄罗斯文化部”字样格外醒目。图片来源:豆瓣
或许让人有些意外:在俄罗斯,一部没有官方资助的电影(尤其是艺术电影)仍是相对新鲜的事物。《无爱可诉》的制片人罗顿扬斯基(Alexander Rodnyansky)表示,团队没有向政府申请资金,而是依靠俄罗斯、法国、德国和比利时的资源联合制作。他承认,官方资助依然是俄罗斯电影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但“事情在起变化”:今年在索契举行的、带有官方色彩的 Kinotavr 电影节上,14 部参赛电影中有 9 部没有任何来自政府的资助。
官方的缺席并没有影响《无爱可诉》的正式发行与国际化。去年 5 月,该片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随后,电影由索尼电影(Sony Pictures)发行,在俄罗斯的 600 块银幕上映,以 170 万美元的收入排在同年上映电影的第 98 位。9 月,主要由专家组成的俄罗斯奥斯卡委员会决定提名《无爱可诉》参评 2018 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制片人声称,在最终入围的 9 部外语片中,只有《无爱可诉》拿到了戛纳评审团奖,并获得了所有主要国际电影节的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