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称,中国最新一次人口普查结果将显示人口出现1949年来首次下降。
黄文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确实在不断下跌,但并不能确定是否进入负增长。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经历过一轮人口生育高峰期,因此1985年到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均超过14‰,其中1987年达到16.61‰。1978年之后的数据显示,1978年到1997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均超过10‰。但之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路走跌,到2019年已经下跌到仅有3.34‰。
彭青云指出,单从自然增长率指标看,从2016年的5.9‰左右下降到2019年3.3‰,用主流的观点看,人口形势是严峻的,其严峻的表现是生育率持续低迷,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人口红利在消失。
自然人口增长率的下跌,是由人口出生的减少所导致的。
彭青云表示,目前的出生人口,相比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人口下降了一半以上。“我们找一个年份进行比较,2019年出生人口1100万,2009年出生人口差不多1600万,1999年出生人口1800万多一点,1989年2400万,1979年1715万,单从1989年和2019年数据比较,出生人口确实跌了一半多。”
为何我国会出现低生育率的情况,从而导致自然增长率快速下跌?
黄文政指出,出现这么一个局面,首先是因为育龄妇女的减少。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20-24岁的女性数量只有30-34岁的一半多,也就是说育龄高峰期的女性数量正在快速萎缩。不仅潜在母亲数量在锐减,生育率也是节节走低。根据近年出生人口的数量来推算,扣除二孩政策的堆积因素外,我国的自然生育率可能不到1.1。
国际上,一般把15-49岁女性计算为育龄妇女。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当年5岁-39岁的女性,到2020年正处于育龄阶段。计算后发现,2020年15-49岁的女性有3.3387亿人,而2010年处于15-49岁的育龄妇女为3.7978亿人,2020年的育龄妇女数量和2010年相比减少4591万人。
如果计算最佳生育年龄妇女,即20-34岁的女性人口,则同样出现较大比例降幅。2010年,最佳生育年龄妇女的人数为1.6120亿,2020年这一数字为1.4603亿,下降1517万人。造成这一大幅下降的原因,是2020年30-34岁女性人口,远远高于25-29岁、20-24岁这两个年龄段女性人口。在2010年,20-24岁女性人数为63403945人,当年10-14岁女性为34641185人。
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出生情况尤其严峻。
根据北京市卫健委官网上的数据,2020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出生总数为10.04万人,死亡人口为9.76万人,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逼近0这一关口。与此同时,2017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出生总数为17.13万,2020年的数据下跌超过40%。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北京户籍人口早在上世纪70年代总和生育率就进入低于2.1的低生育水平了,新世纪总和生育率在1.1左右。其他城市也大同小异,这主要是当时非农业户口的独生子女政策长期影响比较大。
黄文政指出,很多中产阶层面临很大的压力,包括住房、教育等,他们的生育意愿和实际生育率都在下降。但是,因为大城市有吸纳外来人口的优势,相对中小城市和农村并不会那么强烈地感受到人口萎缩的负面影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人口会更多进入城市或者县城生活,这本身也会进一步降低生育率。而在农村地区,随着人口的减少,大量农村小学被撤并,这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小孩上学的难度,反过来也会降低农村家庭的生育意愿。
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彭青云指出,中国未来可能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这是长期人口惯性作用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因为人口的问题要动态地长期地看待,如果未来生育倡导的效果不明显,可能会进入百万出生人口的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声明:
1、凡《新西兰信报网》转载的新闻、观点等,版权归原新闻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新闻机构立场。
2、未经本机构许可,其他任何机构、个人不得复制、摘录、转载或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新西兰信报网》采访、编译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3、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nzmessenger@xtra.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