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艾黎中文学校新校区开幕典礼周六隆重举行。这所深受家长欢迎的基督城中文学校于年初搬离了位于Riccarton的旧址,并迁入位于坎特伯雷大学校园的新址 (UC Dovedale Campus)。
路易·艾黎中文学校董事会主席莎拉·沃尔特斯(Sarah Walters)说,这所学校是新西兰出生的作家、社会改革家和教育家路易·艾黎的精神遗产。
开幕典礼上,曾任新中友协全国主席的埃里克·利文斯通 (Eric Livingstone) 先生介绍了路易·艾黎的生平事迹;Ilam选区国会议员莎拉·帕雷特、基督城市长莉安·达泽、市议员陈金龙出席典礼,并为新校区剪彩。
路易·艾黎中文学校1998年在基督城成立,以教授中国语言和文化为目的,是新西兰南岛同类学校中规模最大的一所。基督城是路易·艾黎的家乡。
曾任新中友协全国主席的埃里克·利文斯通 (Eric Livingstone)介绍路易·艾黎生平时说,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路易·艾黎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60年。他为中国人民抗击法西斯侵略、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中新两国的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
路易·艾黎1897年12月生于新西兰,1927年4月来到中国,1987年12月在北京逝世。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参加并发起组织工业合作社运动,成为失业工人和难民生产自救、支援抗战的一支独特的经济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他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各国人民友好事业,为发展中国人民同新西兰及各国人民间的友谊作出重要贡献。
路易·艾黎中文学校的旧址位于基督城Riccarton区的Wharenui School校园内。艾黎的父亲曾担任该校第一任校长。当时,艾黎也在这里上学。
国会议员莎拉·帕雷特 (Sarah Pallett) 在致辞中说,路易·艾黎中文学校是“新西兰最好的中文学校”。她小女儿的不少朋友都在这里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
她强调 “保持我们的语言和文化活力的巨大重要性”,称路易·艾黎中文学校是 “他们与中国文化联系的焦点”。
“对一些人来说,父母一方是说英语的家长,另一方是中国人。英语则成为孩子在家庭和学校都使用的语言,而中文被遗忘和搁置了。随着一些华人孩子的成长,他们失去了与仍生活在中国的祖父母沟通的语言能力。”帕雷特说,她强烈鼓励中国孩子坚持学习中文,不要失去这些语言文化的联系。
数年前随丈夫和两位女儿移民新西兰的帕雷特,从事多年助产士工作,去年当选Ilam选区国会议员。她说,种族歧视在新西兰仍然可见。她提到有熟人曾在她面前有贬损移民的评论,她回应说:“我也是移民。”熟人则立刻说:“我指的不是你。”
帕雷特说:“这绝不是我的观点,也不是政府的观点。种族歧视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你我这些移居新西兰的人,丰富、充实了新西兰的文化,并为新西兰带来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上的诸多益处。”
帕雷特接受《新西兰信报》记者采访时,奥克兰正进行千名华人反歧视游行示威活动。
(信报消息,记者 李惠子/摄影 李晓罡)
版权声明:
1、凡《新西兰信报网》转载的新闻、观点等,版权归原新闻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新闻机构立场。
2、未经本机构许可,其他任何机构、个人不得复制、摘录、转载或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新西兰信报网》采访、编译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3、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nzmessenger@xtra.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