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消息】国际劳工组织发布报告称,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六分之一年轻人失业,仍在职年轻人的工作时间减少了23%。
疫情造成的经济危机对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妇女的就业打击比其他任何群体都更迅速、更严重。
Covid-19造成的失业人数可能已经与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失业人数相当,经济学家警告称,随着新经济的现实逐渐显现,新西兰可能正处于“第二波”裁员潮的开端。
而且,由于当前的许多失业都影响到低收入工人,下一波失业潮预计将“向食物链的高端攀升”。
自新西兰疫情警戒限制实施以来,约有4.3万人报告领取失业救济,失业人数大幅上升。
但失业的真实人数可能会更高,因为有些人他们的伴侣仍在工作,因此没有资格领取救济金。
一份分析报告显示,有1万4千多人失去了在新西兰几家主要公司的工作。
各大公司纷纷高调宣布裁员,其中新西兰航空公司(Air New Zealand)裁员3500人,弗莱彻建筑(Fletcher Building)裁员1000人,千禧酒店(Millennium & Copthorne Hotels)裁员910多人。奥克兰市议会裁减了1100名临时工和合同工。
尽管截至3月底,失业率仅为4.2%,但现在的数字可能会高得多,预计2020年底可能会达到10%。
新西兰统计局(Statistics New Zealand)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仅4月份的就业岗位数量就减少了3.7万个,降幅达到创纪录的1.7%,这是20年来的最大月度降幅。
高级经济学家布拉德•奥尔森(Brad Olsen)表示,在封锁开始时,失业人数大幅上升。企业现在正从封锁中走出来,准确地看到这些限制措施是如何影响需求的。
“现在他们转向关注‘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他们发现没有那么多资金流入,他们观察到没有那么多业务,所以必须裁减员工,以适应这种变化。”
“随着工资补贴的结束,这可能意味着第二波失业浪潮的开始。商界现在相当明确地发出了变革即将到来的信号。”
经济学家沙姆比尔•埃格布(Shamubeel Eaqub)认为,随着后封锁时代的到来,新西兰正处于第二波失业浪潮之中。
“现在我们只是在第二次失业潮的开端,我们看到的所有这些高调的裁员声明中还不包括中小企业,因为他们并没有成为新闻。”
Eaqub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已经比全球金融危机更严重”,再来两波失业潮,就业人数可能会攀升至20万人。
失业将不再只出现在那些受封锁和交通出行直接影响的行业。
Eaqub说:“失业状况现在正在蔓延,几乎蔓延到经济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制造业、批发、物流还是服务业。”
企业正在削减支出,而即使没有被裁员,员工也可能会被削减薪水。这意味着,虽然人们可能不会失去工作,但一定会对生活产生影响。
“可供人们消费的钱变少了。”Eaqub说。收入减少意味着可自由支配支出减少,这会打击耐用品支出,餐馆也将受到“比平时更严重”的打击。
虽然失业人员的情况尚不清楚,但旅游和酒店行业的失业情况表明,总体而言,工作薪酬较低,并且较为年轻的员工很可能会受到影响。
独立经济学家卡梅伦•巴格里(Cameron Bagrie)表示,随着疫情影响的继续,第二波和第三波失业潮将“进一步向食物链上游移动”。
例如,采煤公司将重组高管团队,零售业务将受到影响,企业会纷纷加快将重点放在网上销售,这将对商业地产公司产生影响。
这也可能加速银行分支机构的关闭,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可能会下降约四分之一。
“这不仅对房地产行业有影响,对银行业、法律界和其他领域也有影响。”
财政部预测,尽管今年晚些时候失业率将大幅升至9.8%,但新增就业岗位将在未来几个季度大幅反弹,就业创造将非常强劲,以至于失业率可能在两年内降至4.2%。
约翰•麦克德莫特博士(Dr John McDermott)曾任央行(Reserve Bank)经济学主管。
他表示,以往经济低迷后,劳动力市场往往是复苏最慢的市场之一。
如果财政部的预测被证明是正确的,”那将是史无前例的,” McDermott说。
但企业往往不会轻易裁员,当企业这么做时,也不太可能在员工还对裁员记忆犹新的时候就招聘。
“如果你的公司经历过裁员这一步,你不会在六个月内改变主意,招新人。招聘将需要数年时间。”
随着工作岗位的消失,人们将很难找到新的工作,这可能对年轻人和没有经验的人打击最大。
“对于离校生和拥有大学学位的人来说,找到新工作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目前,新西兰政府已经两次发放薪资补贴,至于是否会发放第三次薪资补贴,财政部长表示: “我们将采取灵活的做法,确保补贴计划符合目标。”
财政部预计,新西兰失业率将在6月上升至8.3%,在9月达到9.8%的峰值。
财政部长表示,失业率有望在2020年底降至8%,政府将密切关注旅游业、酒店业等特定行业。
与此同时,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表示,政府会不惜一切代价挽救就业。她承诺,失业率将在两年内回落至4.2%,大致相当于目前的水平。(杨佳蕊)
版权声明: 1、凡《新西兰信报网》转载的新闻、观点等,版权归原新闻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新闻机构立场。 2、未经本机构许可,其他任何机构、个人不得复制、摘录、转载或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新西兰信报网》采访、编译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3、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nzmessenger@xtra.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