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ID:qiaowangzhongguo)特别推出“海外留守记”系列稿件,讲述海外华侨华人的留守“战疫”故事。本期,意大利华人王璐讲述了自己的留守生活。中国侨网标题为“海外留守记 | 为了学好古琴,在欧洲长大的我读起了《资治通鉴》”
我叫王璐,是一个在意大利生活了20年的葡萄酒品鉴师,平时在大学和各个协会里教品鉴及文化相关的课,也经常开着我的小车在各产区之间转悠,可这次的疫情让一切都骤然停止了。习惯奔波的我,突然成了宅女,有种手也不知往哪里放的烦躁。每天除了做饭、看书、上网课等一些必要的工作之外就是刷剧、刷抖音,而且一不小心就刷通宵,颓废得自己都看不下去。
意大利古话说,每个硬币都有它的背面,想不到我刷抖音倒刷出了一段师生缘,让我发现古琴之乐趣,不仅填满了时间的空虚,更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感悟。
话说在国外长大的华人孩子,一般对东方文化的态度呈两个极端:一个是既不理解也不感兴趣,彻彻底底香蕉人一个;还有一种就是对其有迷之好奇,这里又分为日本动漫系和中国古典系。我就是最后这种!为此我败家败到旗袍、簪子满柜,茶具一箩筐,字帖砚台成堆,各种文玩多到能去潘家园摆地摊,但“败”得最大的一笔是一床名家古琴,具体多少银子我一直瞒着我爹。现在想来,估计是想用华丽的外表来弥补我文化上的空虚。
这把琴我之前在北京工作的时候弹过半年琴,回到意大利后就不了了之,琴也一直挂在墙上当摆设。直到这次抖音里的一些小视频勾起了我的回忆,让我就又支起了琴桌。
话说“筝悦人,琴悦己”,眼下我独居又不能出门,想着弹琴自娱也好。当然,因为学艺不精,遇到很多困难,于是我就在抖音上给一个弹得好、长得帅、声音还很好听的古琴老师留言,请教他一些问题,这个小哥哥也很耐心地一一解答。一来二去,我们就聊开了。
读到这里,想必你会期待我们是不是能擦出什么火花来,不好意思让你失望了!如果是那样,我今天也不会在这里写文章。当我向(学中国古典文学出身的)小杨老师提出学琴意愿的时候,他和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左手吟猱绰注,右手轻重疾徐,更有一般难说,其人须是读书。” 这句话出自唐代琴人曹柔的《指诀四言》,讲的是弹琴有很多技巧,但最重要的是要有文化底蕴。这句话戳中了我的弱点,在欧洲长大的我,古拉丁语还能说两句,但中国历史和古文实在一窍不通。可为了学琴,我一咬牙,《资治通鉴》读起来,唐诗三百首背起来,拜师的诚意拿出来!幸好网络科技发达,有很多网上课程,每天上好闹钟认真听就是了(在此强烈推荐“得到”平台)。当我搬出文征明《草堂十志》里的“幽有人弹素琴”时,总算得到了小杨老师的首肯。
古琴老师
为了能上好远程网课,我可费了一番功夫:硬拆了一盏台灯改成手机支架,还建了一个微信群叫“师徒影分身”,四台手机不同角度拍摄,灯光堪比摄影棚,为的是上课不遗漏任何细节。每次上课我也认真写笔记并课后整理,中文不会写的部分用意文代替,搞的小杨老师不知道怎么改。就这样,不同文化背景的师徒二人,互不知彼此懂了多少,又乐在其中。
我一直认为“持之以恒”是一件万分艰难的事情,但弹好琴的唯一法门唯有不断操练,这就要在练琴过程中找到成就感从而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我的第一个成就感来自于指甲上的一道痕:
有一天我和小杨老师说: “听说常弹琴的人左手大指指甲上都因为压弦刻出两三道痕。” 小杨老师随即给我拍了一张他左手大指的照片,明显几道凹糟深深。我感叹,要弹多久才能在指甲上磨出一道痕来?!该多有耐心,该多疼啊!
但当我第一次在自己的指甲上发现痕迹的时候,心中除了成就感,更多的是感叹经历了这个刻画痕迹的过程:手指每一次在琴弦上划动,声声入心。忽然明白什么是“操千曲而后晓声”,手指上的痕迹只是表象,越弹越踏实才是真谛。如同无论风怎么刮,只有脚踏实地的人,才最终能留下来。这次疫情好比一阵狂风,过后定是一番新景象。
当然,我们师徒之间的乐趣不仅于此。每天和小杨老师对话,我仿佛在照镜子:我也是一位老师,在学艺的同时想着授业。韩愈在《师说》里讲到:“师者,所以授业解惑也。”既然老师的职责是授业解惑,那么学生就要不耻下问。问题没有好坏,随时可以向老师请教,解了惑才能继续往前走,所以我每天都会去烦老师,而他对我的耐心从未减少丝毫,甚至还举一反三,内容丰富到让我来不及写笔记。我会回听很多遍记下来,想着无论是孔子和学生之间对话记录的《论语》,还是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之间的《Dialectic》都成了哲学著作,万一我也能写本书呢?
我觉得,老师的责任是引学生入门,学生在学会技巧之后都有自己的领悟,从而走上各自的道路。古琴如此,葡萄酒更如此。老师除了要教授学生技术,更重要的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而学生对老师最大的回馈就是认真学习和勤奋练习,这就是我和小杨老师之间最深刻的关系。
现在我可以弹琴自娱,处穷独而不觉闷,就是我在疫情期间磨破手指的最大收获。
如今,意大利的疫情总算得到控制,大家也逐渐回到原本的生活轨道中去。我相信,这次的疫情会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思考生命和生活的意义,更加珍惜生命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而华人朋友们在朋友圈晒各种中华美食之余,能更加深度地思考其背后的文化传统,从而找到源源不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