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消息】新西兰卫生总干事阿什利·布卢姆菲尔德博士4月12日宣布,过去24小时内,新西兰新增18例病例,病例总数达到1330例,其中2%为社区传播病例。
在这些新病例中,14例为确诊病例,4例为疑似病例。14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有5人在重症监护室,其中一人情况危急。过去24小时,新西兰没有新的死亡病例出现,死亡病例总数依然为四例。共有471人从感染中康复。
有三起集群传播都发生在养老院,两起在基督城,一起在怀卡托。
布卢姆菲尔德说,老年人很容易受到新冠病毒造成的不良影响,政府正在优先开展保护弱势群体的工作。
截止目前,新西兰抗疫总体形势令世界瞩目。
继《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标题为“新西兰不仅使曲线变平坦而且正在压扁它”的文章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播出了题为“这个国只有1名Covid-19死亡病例(截止4月12日,已有4例死亡病例——信报编注),看看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新闻视频。
美国新闻媒体说,这个“小太平洋岛国”似乎已经克服了这种可能性,新的冠状病毒病例连续第四天下降。
新闻视频概述了新西兰对COVID-19的反应过程,并提出了一个问题:“其他国家在这个例子中效仿是否为时已晚?”
CNN高级国际记者伊万·沃森(Ivan Watson)说,就在两周前,新西兰与受危机严重影响的西班牙或意大利等国家处于同一轨道。
他解释了总理贾杰辛达·阿德恩(Jacinda Ardern)采取的步骤,从2月28日发现该国首例病例到四周后前所未有的全国封锁。
沃森在报告中说,“新西兰正在设定一个非常雄心勃勃的目标,试图从其海岸线上彻底消除这种病毒。”
沃森承认,尽管新西兰在过去四天内“肯定取得了一定成功”,但仍需进行2周的封锁,所有新入境者都必须接受强制隔离。
“这个国家并没有放任自流,只是为了实现彻底消灭这种病毒的最终宏伟目标而变得更加严格。”
自从周四发布以来,CNN视频已经在YouTube上观看了近百万次。星期五早上,视频和随附的文章是CNN国际首页上的主要内容。
此前连续四天,新西兰新增确诊病例都在下降。到目前为止,新西兰的疫情防控是成功的。
新西兰已经封锁了半个月。而新西兰总理阿德恩9日表示,她还在收紧边境限制,不但不考虑提前解除封锁,甚至可能延长。新西兰的目标不只是控制疫情,而是要消灭它。“这将是一场马拉松,”他们才过了半程。
新西兰的独特优势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新西兰有两大优势——地理位置和时间。
2月28日,新西兰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比美国首个病例晚了近一个月。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公共卫生部教授迈克·贝克指出:“我们有了更多时间来思考,我们也得以从中国的抗疫经验中学习。”他负责为新西兰政府提供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咨询。
奥克兰大学微生物学家苏克西·威利斯教授指出,新西兰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岛国,新西兰远离了大多数国家,国际航班数量也比很多国家少。
新西兰总理阿德恩4月9日也表示,作为一个岛国,这是“我们得以扫除病毒的独特优势”。
另一个对新西兰有利的点则是,感染人群相对年轻。新西兰的确诊和疑似病例中,20~29岁年龄组占了近25%,30~39岁年龄组占了15%。而全球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年长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年轻患者。
新西兰年轻人感染比例较高,原因在于旅行。新西兰超过40%的新冠肺炎感染病例都同海外旅行有关。“外出旅行的人身体状况通常比较好。年长、有慢性疾病的人死亡率更高,但这些人外出的少。”贝克教授指出,新西兰目前死亡率低是因为患者很多都很年轻,身体更健康。
不考虑提前解封
不过,新西兰真正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是在疫情中成功实现领导力和科学的结合。
贝克教授指出,科学,即大范围的新冠检测:截至目前,新西兰已经做了51165次检测。而与之对照的是,人口数量为新西兰13倍的英国,到本周早些时候才测试了约20万人。
此外,新西兰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快速反应也是得以成功防控疫情的重要原因。
3月14日,新西兰宣布任何进入新西兰的人都需要自我隔离两周,当时新西兰只有6例确诊病例。威利斯教授称,面对新冠病毒威胁,政府反应非常迅速。
3月19日,新西兰禁止外国人入境,这时新西兰只有28例确诊病例。3月23日,新西兰宣布全国封锁,这时新西兰确诊病例数为102例,还没有死亡病例。
“跟其他国家比,我们新西兰的ICU床位不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行动非常迅速。”威利斯教授指出。
4月9日,新西兰还在收紧边境,所有进入新西兰的人将在政府核准的场所隔离两周,而不是在家自我隔离。而这一条款也仅适用于新西兰人,因为外国人此前就已经被禁止入境了。
现在要庆祝胜利还为时过早。贝克教授和威利斯教授都同意,应该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而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已经指出,没有计划提前结束为期一个月的封锁,还很可能要延长。
新西兰的A计划是消灭病毒,还有一个B计划:卫生系统准备好应对严重疫情下的大量重症病患。“大家都在一条船上。”贝克教授指出,跟绝大多数国家一样,“我们会等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杨佳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