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生活近10年的贝宁青年小布不仅在这里娶妻生子,还在湖南—非洲企业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合作中心”)成立了自己的国际贸易公司,生意风生水起。连日来,每天西装革履的他忙着和中国企业谈合作。
将在贝宁加工好的塑料粒运到中国做成电视机、空调等产品,再卖到非洲各地。小布所在公司目前已与加纳、埃及、肯尼亚等多个非洲国家有合作往来。他还想把建筑建材、药品等长沙优势产业和中国太阳能技术带到非洲,并向中国食品企业“取经”,帮助贝宁改善腰果生产条件和包装设计。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积累了诸多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涌现出许多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吸引了众多非洲青年来华“取经”,帮助所在国发展。
地处湖南长沙岳麓区后湖国际艺术园的“合作中心”,目前已有来自贝宁、加蓬、肯尼亚、刚果(金)、喀麦隆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非洲创业青年入驻。
中心项目运营方湖南麓山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品宣部部长马楚航介绍,非洲青年在这里不仅可享受免费的办公场地,还能接受从工作到生活、贸易到产业、技术到管理的全方位指导。
今年即将从中南大学建筑专业毕业的卢旺达青年尼克已在“合作中心”注册贸易进出口公司,他想通过创业学习中国发展环保建筑的技术和经验,帮助卢旺达在中国寻找建筑领域交流合作企业。
“卢旺达正在大力实施环保行动,中国绿色建筑发展迅速,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尼克认为,非洲青年要结合所在国实际学习中国企业成功经验,而非盲目模仿、复制。
近年来,中国企业积极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在轨道交通、港口、航空、电力等领域实施了一大批重大项目,带动了中国的技术、装备、标准和服务加快走进非洲。
“中国企业是非洲国家圆梦的助力者。”刚果(金)青年蕾伊莎从事IT行业,打算把湖南机械设备和网络通信技术引入自己国家。“在我的家乡,这些技术不仅落后,而且价格昂贵。”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4日对外发布称,2018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042亿美元,同比增长20%,中国已经连续十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湖南近年与非洲贸易连续4年保持50%以上增速,2018年达到28亿美元。
“非中合作模式不是简单的贸易往来,中国给非洲带去了技术和发展经验,是非洲真正的合作伙伴。”肯尼亚青年凯文认为,有很多湖南和非洲在经贸领域合作的案例范本、实操指南,十分值得借鉴,希望自己能助力肯尼亚和中国的交流合作。
而今,在凯文的努力下,一批批肯尼亚咖啡、皮革制品被销往中国,而中国的机械、电子产品也被带到肯尼亚。
“我的国家农业发展缓慢,很多人不知道使用机械,我也想了解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技术。”凯文希望成为肯尼亚和中国合作的“桥梁”,他将自己的贸易公司取名为“CONNECT(连接)”。(中新社长沙6月21日电 中新社记者 唐小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