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倪元锦)中国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称,已基本弄清京津冀及周边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并对历次重污染过程进行了精细化、定量化的描述。
这项研究汇集了中国超过2000名来自环境科学、大气科学、气象科学以及行业治理等方面的科学家、一线科研工作者,建成了天、地、空综合立体观测网,通过外场观测、实验室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进行综合研究。
这项历时两年的研究表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偏重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为主的交通结构,导致单位国土面积煤炭消费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钢铁、焦炭、玻璃、原料药等产量均占全国40%以上,大宗物料80%依靠柴油货车运输。
远超环境承载力的污染排放强度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形成的主因。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强度大的城市,集中了钢铁及焦化行业、玻璃行业、石化和化工业。
受采暖影响,秋冬季一次PM2.5和有机碳、黑碳等组分的月均排放水平是非采暖季的1.5-4倍,而晋冀鲁豫四省部分散煤用量大的城市,上述污染物在秋冬季的排放水平更高。
研究于2017年4月启动,对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初的秋冬季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出现的23次区域重污染过程,进行了精细化、定量化的分析。
结果显示,每次重污染过程都可以解释为污染物本地积累、区域传输和二次转化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快速累积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形成的诱因。对北京市而言,区域传输贡献最高可达60%-70%。
研究还发现,硝酸盐取代硫酸盐成为京津冀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最主要的二次无机组分。上述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远航称,究其原因,主要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散煤替代、燃煤锅炉和“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措施成效显著,使得硫酸盐浓度及占比大幅降低,同时也凸显出强化氮氧化物(可产生硝酸盐)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泓表示,中国大气污染成因是工业化发展与机动车剧增同步发生,污染叠加并相互作用所致,属于复合型污染,治理的复杂性超过欧美国家。
2013年9月,国务院“大气十条”颁布实施。北京于2013年将PM2.5浓度正式纳入监测范围,出台为期五年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并在到期后另行出台新的治理措施。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从过去的“打好”到“打赢”蓝天保卫战,反映了中国对治理大气污染的坚定决心。
以国务院“大气十条”发布当年的数据为参照,至2018年,北京的重污染日从58天减为15天,天津的重污染日从49天减为10天,河北的重污染日从80天减为17天。
业内人士认为,部分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后,历经半个多世纪治理,空气质量才好转。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治理环境,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