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武术表演《硬气功》。
图②:蔡国庆与当地儿童一起演唱《同一首歌》。
图③:当地观众观看演出。
图④:舞蹈表演《荷塘月色》
肯尼亚,人类发源地之一,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这里生活着数万名华侨华人,这里很多人对中国充满感情。2月18日,“四海同春”艺术团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倾情演出,吸引了超过3000名当地观众。这场演出不仅抚慰了侨胞的思乡之心,更进一步拉近了中肯民众的感情。
艺术:共同的语言
“蔡老师,我爱您!”著名歌唱家蔡国庆一曲歌罢,一个年轻的肯尼亚女孩献上一束鲜花,并吐字清楚地进行了“表白”。这是一个学习中文一年多的非洲女孩,当蔡国庆邀请她去北京看看时,她开心地说了声“好的”。
这一幕发生在“四海同春”艺术团在内罗毕的演出现场。当时,蔡国庆刚刚与当地中文学校各种肤色的孩子共同演唱了《同一首歌》。天籁般的童声与人们熟悉的歌声一起飘扬在演出现场,闻者无不深深感动。
这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著名歌唱家阎维文演唱的《洪湖水浪打浪》《母亲》《小白杨》《一二三四》等耳熟能详的歌曲令现场观众心潮澎湃,鼓掌、呐喊、欢呼将现场气氛不断推向高潮。充满中国特色的《水云行》《荷塘月色》等舞蹈美轮美奂。《在希望的田野上》、《说句心里话》以及《我的祖国》等独唱歌曲引发观众共鸣。琵琶和二胡独奏展现了中国民乐的独特魅力。河南嵩山少林寺武僧培训基地学员的象形拳、硬气功等多个武术表演更是赢得了中外观众的热烈掌声。
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盛宴令现场侨胞情难自禁,也引发了当地观众的极大兴趣。“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看到中国的武术表演,非常震撼!”肯尼亚观众邓肯·恩乔罗格说,“虽然我听不懂中文,但依然能感受到这旋律的优美和表演的精彩以及浓浓的节日氛围。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去中国游玩,亲身感受中国的文化。”
演出:文化的展示
“从2009年春节开始,国务院侨办组派‘四海同春’艺术团赴海外访演。10年来,‘四海同春’已成为海外华侨华人日夜企盼的 ‘海外春晚’。不论我们身在何处,不论我们走多远,一年一度的访演,都给我们带来家的温暖,带来祖(籍)国的祝福。”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临时代办李旭航说,“一年一度的访演,艺术家们通过精彩纷呈的演出在全球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
今年“四海同春”艺术团的节目进行了精心编排。“我们特意编排了适合非洲民众口味的节目,比如武术节目。”河南演艺集团董事长张振忠说,“根据我们以往的演出经验,武术在非洲非常受欢迎。在非洲,我曾经带一个纯武术团进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演出,效果非常好。这一次,我们特意针对武术表演的舞台效果进行了强化。”
此外,艺术团还在民乐与民歌的呈现上精心琢磨。阎维文特意为肯尼亚观众献上了蒙古族民歌《天边》,并和青年女高音徐晶晶共同演唱了山西民歌《想亲亲》。河南演艺集团则请青年骨干成文文与陈晛献上了二胡与琵琶演奏的经典曲目《赛马》与《十面埋伏》。
“四海同春”这个中华文化展示平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观众的热情正是最好的注脚。“演出时间是下午4点半。两点的时候,演出现场的入口就排起了大长队,门口窄窄的过道里被挤得水泄不通。所有的备用椅子都用上了,过道里还挤满了人。”看完演出后,在现场观看表演的谢澎娟有些激动,更多的是感动,“这是我在肯尼亚25年来看到的最火爆的一次演出。”
友好:交流的平台
走在肯尼亚的大街上,很容易便能感觉到当地民众对中国人的友好。“你好”“谢谢”等中文问候语时有所闻,热情的笑容更是随处可见。正如李旭航所说,肯尼亚是中非友好交往的桥头堡、中非“一带一路”合作的示范田、中非民心相通的样板。
中国与肯尼亚的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600多年前,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带着丝绸和瓷器,四次来到肯尼亚的马林迪、蒙巴萨。如今,中国融资、建设并运营的蒙内铁路开通1年多来,平安发送旅客23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过300万吨,拉动当地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目前,有13万肯尼亚人在400多家中国在肯企业工作。肯尼亚已成为中国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来肯中国游客人数已超过8万,每周有10趟直飞航班往来于中肯之间。
“长期以来,旅居肯尼亚的华侨华人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爱好和平、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与当地民众和睦相处、风雨同舟,建立了深厚友谊,为促进住在国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外友好交往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艺术团团长张建民说,“中国的发展已迈入新时代,希望侨胞朋友们继续发挥各自优势,与我们携手并肩,为推动中肯两国文化交流互鉴、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2月22日第06版 记者 张红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