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8.9分,实属高分!
本是一部献礼+年代的土味剧,靠着王凯、杨烁和董子健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可没成想,年轻人们奔着偶像去了,结果却成功被这土味套牢。《大江大河》也成了能让全家男女老少坐在一起刷的电视剧。
剧中人物讲的台词,也常被观众用来当鸡汤。
一个人的境界,受限于眼光。因人成事,因人废事。
原来理论与实践之间,存着一条说深也深,说浅也浅的沟,这条沟,叫做阅历。
道路是曲折的,行进是艰难的,前途是光明的。
人这东西,杀人放火都或许情有可原,惟独没良心是永远不能原谅的。
混日子,那是浪费爹妈给的好脑筋。
资本从来不是善良的东西。
《大江大河》改编自财经作家阿耐2009年出版的150万字长篇小说《大江东去》,原著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方方面面,更生动地刻画了国企领导、农民企业家、个体户等活跃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代表人物。
历史上,在1978年一共发生了两件大事:恢复高考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电视剧《大江大河》的故事,也是从1978年开始讲起的,并将剧中主人公的命运和这两件大事联系到了一起。
宋运辉和姐姐宋运萍是一对学霸姐弟,两人一块儿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双双过线。可就在得知分数的同时,噩耗也接踵而至。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反革命、黑五类),他们很可能上不了大学。
经过抗争,全家好不容易争取到了一个上大学的名额,姐姐权衡再三,主动放弃了资格。
当然,只靠这些剧情吸引人还不够,为了让观众感受到那个有着时代烙印的特殊年代,剧组也用了不少小心思。
第一集中,得知两个孩子考上大学后,宋家父母做了满满一桌的“大餐”。有网友却认为这顿四道菜的大餐有点寒酸。其实,道具组在当时还准备了红烧肉和煮鸭子,但被导演坚决换下,因为在那个年代,尤其对宋家的家庭环境而言,红烧肉这种级别的肉菜是不可能出现的。
还有剧中出现的一些道具,像生锈的菜刀与车轮、支农喂的小黑猪、破旧的衣衫、吃了又吃的地瓜、熟悉的二简字、家里养的长毛兔、被汗水浸透带有盐渍的上衣……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道具,不仅代表了宋运辉和其家人的生活细节,也代表了那代人的时代记忆。
不疯癫拍不成戏
究竟是什么样的导演能拍出这样的一部剧呢,就是他↓↓孔笙!
怎么样,光是看面孔就已经土味十足了吧!可就是这么一位土味缠身的导演,硬生生地撑起了国产剧质量的半边天。《琅琊榜》《父母爱情》《战长沙》《闯关东》《欢乐颂》等高质量的剧,都是他拍出来的。可年代、可古装、可土味、可时尚,这样的孔笙,真是让人魔幻得五体投地!
而在片场,孔笙又是呆萌、可爱的中年大叔,经常在片场人来疯,被工作人员称作“孔萌萌”……以下是孔萌萌的日常↓↓
有戏瘾的孔笙,还喜欢在自己的作品里客串龙套角色,原因是“超过3句台词的我演不了”……
《鬼吹灯》里孔笙客串的卖茶老人。
《欢乐颂》里孔笙的“背影杀”。
不过,如此“疯癫”的孔笙,却用摄像机拍出了一部又一部堪称经典的电视剧,并成功把自己送入“内地一线电视剧导演”的行列。
半路出家的导戏大拿
出生在山东的孔笙,大学里学的是中文专业,毕业之后在杂志社做编辑,文学功底自然是杠杠滴,这也奠定了他日后对剧本的态度——认真、苛刻。后来,孔笙又对摄影有了兴趣,就自学了关于摄影的课程。1990年,历史传记剧《孔子》 开拍,孔笙经人介绍担任摄影助理。等《孔子》拍完了,他索性从杂志社辞职,彻底做起了摄影。
1年后,孔笙做了主摄像的工作,更在1994年凭借人物传记剧《孔繁森》获山东省优秀摄像奖。照这么发展下去,他妥妥就成了摄像大拿,不成想,接了一部商业公司的戏,最后出来的东西不是他想要的。生气的孔笙又去拍纪录片,一拍就是两年半。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那几年他连养家的钱都拿不出来,只能又回去拍电视剧。
电影《孔繁森》
真正让孔笙被人熟知的作品是2006年的《闯关东》,此后,他拍的大都是传统的“大题材”,商业气质并不浓厚,甚至更像是“央一”的标配剧。
在观众的眼里,凡是孔笙出手的作品,肯定错不了。比起当下一些光打流量明星牌,剧情和制作却粗制滥造的不良风,孔笙逆风而上,《父母爱情》《战长沙》《琅琊榜》……他对每一部作品的画面都精心雕琢,可以说做到了极致。
尤其在此次的《大江大河》中,有些场景不能还原,但孔笙觉得这事儿不能对付。“当年生活过的这些人都还在,当年情况历历在目,他坐过的火车、骑过的自行车、他用的东西都还有人记得非常清晰。这些东西不能来一点假,一定要是真实的。”
为何要有这般坚持,孔笙有着自己的答案:“每个导演都要有自己的历史观,尊重历史,尽量真实地还原历史,这个很重要。年代戏,就意味着还有很多那个年代的人期待在这里找到回忆和共鸣,还有很多年轻人在这里找寻历史,记住这一点,你就不敢随便乱拍了。”
也难怪观众一致认为,“正午出品,必属精品。”
“降住”华妃
如何拍出如此多叫好又叫座的剧?
孔笙有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秘诀:只选合适的演员,只讲好看的故事。
无论是胡歌、王凯这类的成熟偶像,还是杨紫、杨烁这样的新晋女神、男神,在孔笙的剧中,他们似乎都卸下了偶像包袱、褪去神仙的外衣,服服帖帖成了剧中的人物,老老实实为剧本服务。
《琅琊榜2》片场,黄晓明(右二)与导演孔笙(左二)畅聊拍摄细节。
对于选演员,孔笙有自己的方法论,他认为剧本和演员要相辅相成,如果方法不对,用偶像就没有意义。“我们尽量不去只看人气,也不会说因为多大名气就用,一切都看是否合适,外形、气质和态度都很重要。”
其实在选角上,孔笙并非有多么高深莫测的诀窍,只是按剧本挑演员罢了。然而,这浮躁的行业让像他这样规矩的导演少之又少,反倒成了新闻了。
与众多一线明星交手,对于如何打动演员,孔笙也有一套本事。比如,在邀请蒋欣演《欢乐颂》时,他就凭借一句话“降住”了华妃。
起初,蒋欣在看到剧本时,表示自己并不喜欢樊胜美,不愿意出演这个角色。
《欢乐颂》中,蒋欣饰演樊胜美。
而孔笙没有解释更多,只说道:“我觉得你能够把她演好。”简单的一句话,既肯定了蒋欣的能力,又表明自己的态度。果然,孔笙一说完,对塑造角色很有自己追求的蒋欣答应了片约。
后来《欢乐颂》热播,樊胜美这一角色成为观众热议的对象。蒋欣也因此成功地从华妃的形象中走了出来。正因为在孔笙的剧中总能收获人气和口碑,和他合作的明星也越来越多。
“手撕鬼子”太假
几年下来,孔笙也拍过不少所谓的“主旋律”影片。
但不同于被普遍抨击的“手撕鬼子”等雷剧,孔笙善于把特别“正”的片子拍出新鲜感。就连监制老炮儿韩三平都曾夸奖道:“我要跟孔导学一下怎么描写人物命运,把一个小人物拍出历史感、悲壮感,拍出宏大的史诗感。”
“日本人要是这么容易打,还用八年抗战吗?”孔笙认为拍抗战片就要体现战争的残酷性,不能太娱乐化,塑造英雄也要有生活的基础和根基,这样才会让观众信服。“英雄要有根儿,英雄不是天生的英雄,不怕死不要命,这不合适,显得假。”
那么,如何做到真呢?
为了拍出真实感,孔笙在开拍前会做很多准备工作。
拍《欢乐颂》时,为了了解年轻女孩的生活,孔笙甚至从网上、隔壁公司找来一群“小女生”,搞了两次座谈会。“她们的思想太活跃了。过去的女性比较辅助,现在女性喜欢主导,而且她们在一起的时候会拿男性当玩笑来开,有一点点女权的东西。”最终,这些生活中真实的人物,在孔笙的笔法下幻化成了剧中那5个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
为了雕琢一部作品,孔笙也从不吝惜在细节上花时间。
《琅琊榜》中梅长苏整日抱在手中的手炉,如今被孔笙收藏在办公室的书架上。这只手炉虽说只是道具,但打开盖后,膛中却有黑色斑痕——这是拍戏时烧炭留下的痕迹。孔笙解释说:“你不能让演员捧着一个冰冷的手炉,假装在取暖。”而《琅琊榜》播出后,被网友力赞构图精妙、服道精美、礼仪准确,这些夸赞正是由无数个细节支撑起来的。
梅长苏的手炉
这些“功夫”在孔笙看来却是理所应当,“做什么都得像那么回事儿”,这也正是他对于艺术的坚守。
孔笙认为导演最主要的工作是塑造意境:“导演就是一个气氛的营造者。我们的镜头就像是文学作品的语言,你的表达是否准确、是否具有感染力,都是你要去思考的东西。”
创造一个梦,并且让观众信以为真。只有这样,在他们醒来的时候,才会记住这个梦。
作者:力力 二水
文章来源: 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