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课题组在青藏高原腹地发现海拔4600米的尼阿底遗址并通过研究证实,古人在距今4万-3万年前已踏足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并留下清晰、坚实的足迹。
中国科学家这一重要发现及研究成果的科研论文北京时间30日凌晨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将人类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历史推前到4万年前,也书写了世界范围内史前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最高、最早的记录。此前,人类活动的最高遗迹发现于安第斯高原的岩厦遗址,海拔4480米,年代为约1.2万年前。
中科院、国家文物局当天在北京联合举行新闻布会介绍说,中科院古脊椎所高星课题组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合作,经过多年调查、发掘与研究,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证实古人在距今4万-3万年前已踏足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尼阿底遗址海拔4600米,是一处规模宏大、地层保存完好、石制品分布密集、石器技术特色鲜明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也是迄今青藏高原最早、世界范围内最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刷新了学术界和大众对青藏高原人类生存历史、古人类适应高海拔极端环境能力的认识。
同时,作为西藏首次发现的具有确切地层和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遗址保留着目前青藏高原最早的人类生存证据。该遗址发现表明,至少在4万-3万年前先民就进入西藏高海拔地区活动,这也为古人类最早何时扩散到高原腹地等问题的破译提供出珍贵资料。
高星表示,尼阿底遗址出土以石叶为技术特征的文化遗存,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独特的工具制作技术,代表人类石器技术和认知能力的一座高峰,为征服高原等极端环境提供有力的技术装备。尼阿底遗址的材料为揭示不同地区人群的迁徙、交流提供重要考古证据,对研究古人群迁徙、融合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他指出,尼阿底遗址研究的最大挑战是年代测定,由于没有发现动物化石和木炭等便于测年的样品,课题组在埋藏遗物的地层中系统提取石英砂开展光释光测年,经过多次取样、现场信号检测测量、多个实验室对比测试和分析校对获得3组相互支持、可信的年代数据,最终将古人类生存年代测定为4万-3万年前。
尼阿底遗址成果的科研论文也得到审稿专家高度肯定,认为“尼阿底的发现圆满地解决了遗传学和考古学对人类最早涉足青藏高原时间的不同认知问题”“尼阿底遗址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人类适应生存能力的了解”。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院士表示,这项成果具有极其重大的科学价值与社会意义,希望科研团队继续积极与西藏自治区深化合作,更多揭示高原人类进化和对环境的适应历史,为预测未来高原人居环境变化做出更多贡献。
业内专家称,尼阿底遗址的发现与研究已揭开古人类征服雪域高原神秘面纱的一角,也预示出新一轮青藏科考项目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