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新西兰信报 王多多
青海是母亲河黄河的发源地。祁连山六盘山蜿蜒曲折,青海湖镶嵌其中。高原大地可称为大山大水之大美,深植这块土地的河煌文化有独具魅力。
河湟,当指黄河上游、湟水流域、大通河流域,古称“三河间”。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多民族繁衍生息,至少从秦汉以来,众多民族的先民耕牧其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河湟文化。
这次由中新社主办的“行走中国 青海行”活动,选择了海东地区作为主要采访地,确实具有文化远见。河煌有着非常悠远的历史,4000年前喇家遗址的发现让世人为之一振。
九月,我们来到喇家遗址。它位于民和县南部黄河北岸二级阶地前段的官亭镇喇家村,面积约60万平方米。自1999年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民和县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支持下,经过连续考古发掘工作,获得了重要成果,先后出土了目前国内所见年代最早、制作精致、形制特别、器形最大的黄河石磬和大型玉刀等一批珍贵文物,发现了全国绝无仅有的史前洪水、地震等灾难遗迹,被誉为东方的“庞贝古城”。
喇家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重多宝贵的文物中,有一项发现与今天的海东人民息息相关。在喇家遗址发现了我们的先民在4000年前已经用谷子和黍子混合做成了最早的面条。在它出土前,中国制作面条的文字纪录出现在东汉时期。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都声称自己是面条的发明人,他们以它为主食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面条是意大利人还是中国人的发明,已经争论好久。这场争论至此终于有答案:中国在四千年前就有面条,比迄今可考的年代还早了两千年。发明面条的还是中国人最早。
海东不仅成为了面条的故乡,中国的西部拉面经济的发展也起源于海东,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10日下午,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来到化隆县的拉面脱贫培训中心大厦与拉面脱贫工程示范门店。在拉面人雕像前,工作人员介绍了第一代拉面人闯荡四方的创业经历。1988年,化隆县农民马贵福怀揣着东拼西凑的5000元钱到福建厦门打工创业,在厦门火车站附近开了一家拉面馆,几年后,马贵福在厦门赚到了“第一桶金”。韩启明也是最早赴沿海开拉面馆的化隆县农民工之一,如今他已是杭州一家大型餐饮企业的董事长。在杭州,他开办的“伊滋味”牛肉拉面馆就有13家。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富裕后的韩启明联络其他面馆老板,先后组织178人外出务工,30多人已成功开办起自己的拉面馆当起了小老板。“每个拉面馆一年平均收入在8万元以上,这在我们化隆算是老板啦。”韩启明说。
观看拉面技艺,品赏化隆特色拉面。海东市政府将“拉面经济”作为海东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以化隆、循化两县为例,“拉面经济”从业人员占两县农村人口的1/3以上,其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增加到40%以上。化隆县政府提供脱贫培训资金和三年无息贷款,为外出开店的农民提供创业技术、资金以及服务。当地政府还构建“青海拉面大数据平台”,打造以青海拉面电商平台为抓手,以政府公共服务为核心的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掌握青海拉面动态信息。化隆县30多万人口中有10万多人在外拉面创业,创出独特的脱贫致富之路。
新时代的海东人走出了一条自立自强、奋发有为的成功之路。悠悠黄河水,巍巍祁连山,海东人深深热爱的土地正焕发着新的生命活力。 一碗醇香的拉面,穿越历史,连结着着先人与后辈。贫穷不再属于他们。高效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勤劳的双手和进取精神,是当代海东人的宝贵财富,引领他们超越过去,走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