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截图。
9月16日,人民日报新栏目“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推出第二篇报道,仍然是头版头条,可见这个系列报道的重要程度,而且每一篇的选择都隐含深意。
第二篇《习近平叮嘱我们护好绿水青山》选在了浙江安吉,习近平在主政浙江期间,分别于2003年、2005年在此进行调研,既然栏目是“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这一新思想已经呼之欲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发展理念,就是习近平在安吉调研时首次提出的。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当地的多名干部群众,详细讲述了“两山论”的起源。
有两个关键词贯穿整篇文章,第一个是“美丽”。
安吉县——中国最美县域,习近平说提到安吉的名字就能联想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第二次到安吉,习近平就引用《诗经》中的 “安且吉兮”作为讲话的开头。
但是上世纪90年代末,作为安吉首富村的余村,尘土飞扬、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村民不敢开窗,山上连笋都不长了,矿上爆破频出事故……村民痛定思痛,从“卖石头”转向“卖风景”, 而生态旅游怎么搞,能不能搞起来,调研时,谁心里也没有底。
正是听完这样的汇报以后,习近平做了很长时间的即兴讲话,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当地干群送来了绿色发展方法论。
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推动经济增长,这样的经济增长不是发展。
刚才你们讲了,要下决心停掉矿山,这些都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2003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序幕拉开。至2007年,浙江省10303个建制村得到整治,美丽浙江雏形初现。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十九大报告首次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词之一,并把建设生态文明上升为千年大计。
第二个关键词是“发展”。
今年,习近平在宜昌长江岸边考察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大的发展,而是要立下生态优先的规矩。
当年,余村关了水泥厂和矿区,很多村民一下子失业了,村集体年收入最少的时候减少到21万元。
文章中可以看到,习近平关于绿色发展的思考。针对安吉的情况,习近平说,
我们的整个经济结构,要下决心舍去严重污染环境的、高能耗的产业,我提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脱胎换骨就是这个意思。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逆城市化会更加明显,一些人可能更喜欢住在农村或郊区。到那时候,安吉更是一块宝地。
一定要把百草原这片山林和湿地保护好,用你们的智慧,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实践检验真理,10多年来,安吉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城乡收入达到1.73∶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建绿色项目174个,全部竣工后将为安吉新增4500亿元以上的产出。
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数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今年5月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上升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6个原则”之一。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打赢三大攻坚战之一的污染防治,我们一起读一读这篇重磅报道。
习近平在安吉调研视频影像资料(浙江在线)
“他当年来余村调研,也没准备讲话,但听了我们从‘卖石头’转向‘卖风景’的汇报,他十分高兴,即兴讲了很长时间,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后待了近两个小时。”
回忆起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安吉调研的情景,时任余村党支部书记的鲍新民至今仍很激动。
【“没想到他首先讲生态环保问题”】
2005年8月15日下午4点,习近平同志一行到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进行调研。
“村里和镇里基层同志先讲,畅所欲言,县里的同志可以作补充”,顶着烈日仔细查看余村民主法治建设宣传栏后,习近平同志在会议室坐下,顾不上擦汗,就让鲍新民第一个发言。
“我紧绷的神经马上放松了下来,没想到省委书记这么随和”,鲍新民回忆,“我接下来汇报时,他一直认真听,并不时对我微笑点头,表示赞许。”
鲍新民在汇报时讲到:依靠炸山开矿和建水泥厂,余村曾经成为安吉首富村,上世纪90年代末村集体年收入曾达300万元。虽然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了,但生态环境也被破坏了:尘土飞扬、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村民不敢开窗,山上连笋都不长了,矿上爆破频出事故……痛定思痛,余村用民主决策的方式选择将高污染企业陆续关停,开始向绿色发展转型。
“关停村里的矿山和水泥厂,得到全村绝大多数村民支持。”鲍新民说,但关了水泥厂和矿区几乎就断了村里的财路,很多村民一下子失业了,村集体年收入最少的时候减少到21万元;而生态旅游怎么搞,能不能搞起来,大家心里也没有底。
“他听完我们的汇报后非常高兴,即兴讲了话。”鲍新民回忆,习近平同志当时来余村调研的主题是民主法治建设,“大家都没想到他听完汇报后会讲那么长,更没想到他首先讲生态环保问题。”
习近平同志语重心长,娓娓道来。看得出,他对生态环境问题有着长期思考。
“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推动经济增长,这样的经济增长不是发展。”
“我们要留下最美好的、最可宝贵的,也要有所不为,这样也许会牺牲一些增长速度。”
“刚才你们讲了,要下决心停掉矿山,这些都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安吉的名字,我想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经济发展的和谐。”
“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要有所得,有所失……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要知道放弃,要知道选择。”
……
习近平同志结合安吉、余村发展实际,阐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我们这里8月份天还很热,‘秋老虎’啊!我们看到他的衣服都湿透了。也怪我们粗心,连条毛巾都没准备……”
开完会,村里人都想和习近平同志合张影,但都不好意思提。鲍新民回忆说,“还是他主动招呼我们说,大家过来合个影吧”。
《卧虎藏龙》取景地浙江安吉
【“他为我们送来了绿色发展方法论”】
2003年4月9日,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约半年后,就曾到安吉调研过。
“那次来安吉,他说,他最早知道安吉的名字是在福建省分管农村工作的时候,知道安吉的竹业经济发展得比较好,老百姓也比较富,这是他对安吉的第一印象。”安吉县委副书记、时任县委办公室主任赵德清回忆说。
“习近平同志第二次来安吉,讲话一开头就引用了《诗经》中的一句话:安且吉兮。他称赞安吉是个好名字,在安吉能感受到一种和谐的氛围。”安吉县委书记、时任县委组织部部长沈铭权说,“他在这里首次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断,拨云见日,为我们送来了绿色发展方法论。”
10多年来,安吉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生态立县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先后获评全国首个气候生态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首批中国生态文明奖,还是我国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城市。
安吉以全国1.8%的竹产量创造了全国20%的竹业产值,去年达到217亿元;白茶产业去年产值达24.57亿元,惠及1.58万户茶农;在建绿色项目174个,总投资达1500多亿元,全部竣工后将为安吉新增4500亿元以上的产出;城乡收入比为1.73∶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没有习书记指点迷津,安吉不可能发展得这么顺利,也不可能成为‘中国最美县域’。”沈铭权说。习近平同志在调研时指出,我们的整个经济结构,要下决心舍去严重污染环境的、高能耗的产业,我提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脱胎换骨就是这个意思。“这段话我们一直牢记在心。我们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感他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一以贯之的。”
“他当时对我说,一定要把百草原这片山林和湿地保护好,用你们的智慧,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中南百草原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崔世豪拿出当时他陪同习近平同志参观时的照片,百感交集。“一开始做生态旅游的时候,并不被人看好,景区开业之初也几乎无人问津,说实话当时心情有些低落。”
到安吉调研时,习近平同志专程到中南百草原考察。崔世豪说,“他考察后不久,我们就投入8000多万元,对中南百草原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提升。去年,我们这里吸引游客138万人次,营业额2亿元,同时带动了2万多名农民就业。没有他当时的叮咛和鼓励,哪会有我们企业的今天!”
【“他就是站得高看得远”】
天荒坪镇大溪村有家名为“中山酒楼”的农家乐,习近平同志两次到安吉调研都是在这里简单用餐。
“2005年8月15日那天,我陪他一直走到二楼,他详细询问村民的就业和收入情况,还问了我好几个经营方面的问题,问得很细。得知我的农家乐做得很红火,他很高兴,还问我要不要一起坐下来吃一点,听着既贴心又暖心!”中山酒楼老板谭江洪回忆当时情景,历历在目。
谭江洪早年在当地的江河造纸厂工作。2000年前后,造纸厂因为污染大、效益差而关停。谭江洪凭借灵活的经营头脑,很快开办了这家农家乐,不到两年就买上了小汽车。
“那天我们做的全是普通农家土菜,其中咸肉炖笋、山木耳炖豆腐、萝卜烧肉这3个菜,看得出,他很爱吃。在了解到我是下岗工人创业后,他当场提出这3样菜各加1份。当时听了这话,我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谭江洪说,“临走时,他拉着我的手说,下次来安吉还到你家吃。我跟媳妇说,咱这农家乐得好好开下去,等着习书记再来!”
“习近平同志当时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逆城市化会更加明显,一些人可能更喜欢住在农村或郊区。到那时候,安吉更是一块宝地。”沈铭权说,“他就是站得高看得远!从安吉的情况看,习近平同志当时的判断已经完全成为现实!”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生意越来越火,可比以前在水泥厂干强多了!”农家乐“春林山庄”的老板潘春林说起这些,笑得合不拢嘴。“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现在既留住了绿水青山,也挖出了发家致富的金山银山!”
在乡村旅游热的带动下,余村村民俞金宝办起了自己的葡萄采摘园:“我贷了200万元,不过一点不担心!”
“放心吧,他可亏不了!葡萄成熟的时候,正是漂流的旺季,我们两家离得近,到时候来漂流的人谁不来采摘一串!”经营着一家漂流基地的村民胡加兴抢过话头:“每到旺季,来玩漂流的都得排队喽!”
(作者/辛本健、顾春、王洲、柴逸扉)
原题:人民日报重磅专栏第二篇,“绿水青山”从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