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朱雨辰,许多人可能并无印象。
但要说起2007年《奋斗》中真诚义气的华子,想必有人会恍然大悟:原来是他。
《奋斗》之后,朱雨辰一直不温不火,少有人知。
最近,39岁未婚的他,因为和妈妈上了综艺《我家那小子》彻底“火了一把”。
节目全天跟踪拍摄四位明星的独居生活,邀请他们的家人和嘉宾明星作为观察员。
朱雨辰的生活处处透着精致,邀请朋友来家里,随手就是一桌菜,颇有大厨风范。
观众们惊叹于朱雨辰的厨艺时,朱妈妈直接戳破幻想:“都是半成品!”
她在儿子的冰箱里,塞满了只需稍稍加工的食物:蔬菜、焯好的排骨、切好的肉丝,且都按照一顿饭所需的分量放好。
把孩子的冰箱塞满,是很多父母都会做的事情。
然而朱妈妈让人“目瞪口呆”的,不止这些。
在许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多动手做饭,少吃点外卖时,朱妈妈亲手剥夺了儿子下厨的机会。
儿子第一次做饭给她吃,她不觉得感动,而是心疼和愧疚:“多辛苦啊!”
她希望儿子忘掉怎么做饭。
2015年,朱雨辰就曾在访谈中吐槽:我本来是很独立的一个人,只是家人介入的太多,技能都开始退化。
随着节目的推进,你会发现,朱妈妈是真的“事无巨细、体贴入微”。
她每天早晨四点起来为儿子熬梨汁,一坚持就是十年。
儿子到哪儿,她到哪儿,她的电磁炉也跟到哪儿。
她似乎不觉得累,反而乐在其中:我的宗旨就是,不管儿子走到哪里,都会给他提供一个温暖的厨房。
以前的节目中,朱雨辰也说起过,妈妈每天都会为他做鲜榨果汁。
就算是在外面,也必须赶回家喝掉,才能去继续做自己的事。
这让朱雨辰都开始怀疑:我在你眼里还是个人吗?还是就是一个桶?
旁人觉得难以置信,朱妈妈却非常自豪: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的儿子。
节目开播之初,朱妈妈说,儿子要求她不要把自己描述成“妈宝男”。
朱妈妈反问妈宝不可爱吗?
主持人维嘉提出质疑:会不会给儿子很大压力?
朱雨辰也觉得压力很大。
生活之中,朱妈妈的付出已经让人窒息。
在儿子的感情方面,朱妈妈更是“凭实力让儿子单身”。
节目中朱妈妈就罗列出了对未来儿媳的标准:穿着不能暴露、要顾家、不能乱喝酒、生活有规律……
之后更明确表示:男女分工不同,女的就应该做贤妻良母,既然愿意进门,就要担起责任。
大张伟无法理解:感叹男耕女织的年代已经过去很久了。
宁静也委婉地告诫女性朋友:一定要充分了解对方家庭之后再选择嫁不嫁。
朱妈妈强调说,她了解儿子的每一段恋情,并且干涉其中。
朱雨辰的恋情,最为人所知的两段,一段是和初恋汤唯,第二段是和宋丹丹的干女儿姜妍。
两段恋情都以失败告终,年近四十的朱雨辰,至今仍然单身。
很难说与朱妈妈有没有关系。
多年前接受采访时,朱雨辰提到,妈妈的无微不至,已经让他不敢反抗。
朱雨辰的姐姐看着妈妈的“无私奉献”,对婚姻充满恐惧,她害怕承担不了结婚后的责任,所以至今未嫁。
朱妈妈也知道,儿子就算结婚百分之五十都是为了满足她的心愿。
节目最后,朱妈妈向儿子道歉,表示已经认识到自己给儿子带来了一些伤害,她会改。
可迟来的道歉依然有些苍白,造成的影响已经无法改变。
就像节目中的朱雨辰在朋友都离开后,他涨红了脸唱着《可惜不是你》,孤单落泪:为什么没有人愿意留在我身边。
翻看朱雨辰过去的经历,他其实也反抗过:想要离开妈妈,所以从上海跑到北京上学;毕业后,他选择留在了北京;他也向妈妈发过火,希望她不要总把自己当小孩子。
妈妈还是跟着他去了北京;
他回家的时候发现妈妈经常哭:我怎么那么没出息,儿子就这么离开我……
儿子外出拍戏,她盯着各种投票榜为儿子投票;把儿子的每条微博都抄在本子上……
她的确是为儿子付出了一切心血,可正是这些付出,让朱雨辰觉得“你会把我搞死。”
2
节目播出后,朱妈妈的教育方式遭到了炮轰。
但生活中和她一样,拥有类似育儿观的父母其实不在少数。
说到底,朱雨辰妈妈不过是许多中国家长的一个缩影。
《请回答1988》中曾有一句十分动人的台词:“因为上帝无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
现实是,有太多的父母时时刻刻都在插手孩子的人生,恨不得把孩子的一切都攥在手中。
小时候的各种早教班,兴趣班,奥赛班;成年后选什么专业,交什么朋友,干什么工作……
小到吃什么水果,大到和什么样的人结婚,一切都要在家长的掌控之中。
中国版天台告白,用尽全身力气拒绝苹果和鸡蛋的男孩
父母挥舞着“经验之谈”的大棒,为孩子铺好一条通往指定方向的道路。
看似是让他们避开“歧途”,却也剥夺了子女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斯坦福大学新生主任、教育专家Julie Lythcott-Haims在《怎样养育一个成人》中提到,她在担任斯坦福大学新生主任时,发现有越来越多成绩和理论学习无可挑剔的新生,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父母对孩子抱有过高期望,在生活上包揽一切。
孩子们一旦脱离父母的庇护和指引走进社会,就变成一个没有思想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巨婴,甚至步入“啃老”大军。
BBC访问了2000名1946年前后出生的人,探究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发现:父母过度的关心与控制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身份认同。
另一项研究表明,在父母控制欲强,孩子成长过程中约有7%到10%产生过自杀的念头。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写到:“我们在母爱中间发现自恋的因素,因为她一直把孩子视为自身的一部分,所以母亲对孩子的爱和痴迷可能是对自恋的一种满足。”
对父母来说,施加于子女身上的极度控制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再延伸。
更可怕的是,父母价值的实现往往是以抹杀子女自身价值的实现为代价。
近期被称为“台湾版《黑镜》”的网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引起了许多人关注。
在前两集《妈妈的遥控器》中,离异的妈妈奋力争夺回儿子小伟的抚养权让人感动。
原以为是一个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的感人故事,随着剧情的展开,奇怪的事情接连发生。
小伟发现每天起床,日期都显示星期三,上学路上会撞到同一个人,学校发生的每一件事情,老师同学说的每一句话也都和昨天分毫不差。
在接连三天的重复生活之后他终于明白:妈妈手中的遥控器能控制他的人生不断倒带,让他一次次修正今天犯下的错误,直到妈妈满意为止。
小伟稍有忤逆,妈妈就会让他倒带重来整理好情绪;
考试成绩差,倒带重来再做一遍试卷;
补习班跟不上,倒带重来学第一天内容;
遇上喜欢的女孩,倒带重来两人变陌生人;
割腕自杀,倒带重来直到他不想死为止。
小伟在一次次倒带重来中成为了妈妈希望他成为的样子:一个衣着光鲜的成功人士,一个言听计从的妈宝男,一个被妈妈遥控器支配的傀儡。
直到再一次听到初恋的消息,小伟决心反抗。
他偷走了保险柜里的遥控器,以为终于能掌控人生了,妈妈却在身后大喊:“你以为遥控器只有一个吗?”
这样依托于科幻外壳的骇人故事在现实中当然不会发生。
可惜,恨不得孩子的人生能够倒带重来、完美无瑕的父母大有人在。
3
然而有时候,”关怀“越多,悲剧越多。
对孩子、对父母,都是如此。
几年前,江苏省无锡市某人民法院的离婚案件数据表明,有70%的离婚案件是由父母的过度干涉导致的。
一对十几岁孪生姐妹曾因受不了父母的管教,在稀饭中掺入老鼠药,将亲生父母毒死家中。
父母和子女本该是彼此最亲密的人,越界的亲密,只会会导致整个家庭的崩溃。
没有界限感、控制欲太强的父母对子女是种灾难,对他们自身又何尝不是一种折磨。
朱雨辰的妈妈多年来为儿子所做的一切都身体力行地证明了她的话:“我是用整个生命对待我的儿子”、“我完全没有自我”。
让人唏嘘又惶恐的同时也让人反思,“一切为了孩子”到底经不经得起推敲。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有言“父母对孩子的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的父母没有好好过日子。”
为子女包办一切唯独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看似忘我的奉献,却因为爱之无度成了重重缚在孩子身心上的枷锁。
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黄菡明确表示反对“一切为了孩子”。
“我理解的养育孩子最重要的两点:一是,维护健康亲密的夫妻关系;
二是,让自身努力成为你希望孩子成为的那种人,不是让孩子努力。
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让孩子看到,在工作之外,你还能处理好你和配偶的关系,并且是带着爱的感觉的。
他们的父母有自己的日子,任何一方都有独特的价值,都有努力追求的东西。
如果父母一切为了孩子,那么他们自己在哪里,如果父母可以没有的话,那孩子会觉得他也可以没有。”
保持界限感,是让双方都远离“折磨”的“秘密武器”。
前几天一则新闻上了热搜,上海师范大学的一个女孩子为攻读博士和不理解她的男友分手。
不少人觉得,女孩子还是应该早点谈婚论嫁,为了读博分手实在不值得;还有人说,不知道她家长有多苦恼。
女生的妈妈却力挺女儿,面对网友们的嘲讽,妈妈云淡风轻:”有魅力的女人,永远不愁嫁“。
来源 / 梨视频
这就是为人父母该有的界限感:子女不是父母的傀儡,他们有选择的权利,父母能陪伴、指导,决不应该伙同别人一起“绑架”孩子。
缺乏界限感的家庭就像一片沼泽,时间长了,就有“窒息”的危险。
亲密也留有空隙,才是健康的家庭关系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