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美国辉瑞之后,欧洲制药巨头诺华近日也迫于外部压力宣布放弃在美国市场的2018年药品涨价计划。这是药品价格高昂在国际上引起广泛不满后药企的又一次“让步”。
多年来,一些药品,尤其是治疗癌症等急难重症的“救命药”,由于价格高昂而面临争议并频遭谴责。而诺华生产的、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格列卫”,就是上述药品中的典型代表。
压力难阻“天价”
“格列卫”被指价格高昂并非一时的新鲜事。2013年,近120名全球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专家在美国《血液》杂志上发表联名文章,表示要“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药品价格反思抗癌药不可持续的高价”。
文章说,“(‘格列卫’在美国的)价格从2001年面世时的年度药费近3万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每年9.2万美元,尽管原定价已经包含了所有的研发成本……患者和维权人士无数次呼吁降价,但始终没有得到回应”,文章呼吁就高昂价格背后的原因展开对话并寻求降价。
《纽约时报》也予以关注,其报道援引诺华当时的回应称:“我们意识到,医疗保健体系的可持续性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我们对有机会成为对话的一部分表示欢迎。”
5年多过去了,牵头组织上述文章的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白血病系主任哈古普·坎塔吉安近日告诉新华社记者:“什么也没有发生。制药企业既不想要对话,也不想要合理的解决方案。”
就“格列卫”如今在美国的价格,坎塔吉安说:“还是很高,而且越来越高。2017年,(年度药费)价格超过了14.6万美元。患者无力承担这种花费。”
另一位参与上述文章的布赖恩·德鲁克尔是“格列卫”的早期主要开发者之一,曾被授予著名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他近日告诉新华社记者:“过去5年没发生什么变化。”
“天价”药成本知多少
每一场有关“价格”的讨论,都难逃价格背后“成本”的究问。十几年来销售总额达到数百亿美元量级的“格列卫”,成本到底是多少?
诺华在回复新华社记者提问时没有提及这方面内容。该公司一位新闻发言人给记者转来了多篇第三方媒体报道,大意是药物研发投入巨大,且一款成功的药物背后存在大量的失败药物,整体成本极其高昂。此外,诺华还在全球开展了援助项目,多年来为数万名患者提供了免费药物。
但前述的《血液》杂志文章,或可提供一个视角。文章称,据报告,把一种新型抗癌药推向市场的成本大约是10亿美元。这既包括研发成功的新药成本,也涵盖其他失败的药品成本,还覆盖了临床试验以及奖金、薪水、基础设施和广告等成本。换句话说,一旦药物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剩下的大部分就都是利润了。
这一估计合理与否,尤其是符不符合“格列卫”的实际情况,人们无从知道。
“诺华把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视作头等大事,始终致力于研究、开发和制造创新药物以适应患者的需求。”诺华公司新闻发言人告诉记者。
“格列卫”在美国药价奇高
虽然专家们认为“格列卫”价格在全球普遍较高,但其在美国的价格的确远高于在其他国家的价格。前述《血液》杂志文章指出,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药物来说,美国的平均价格是欧洲的两倍。
在美国,大部分民众参加的是费用高昂的商业医疗保险,也有很多人交不起保费而没有保险。相比欧洲的社会医保,美国可选的商业医保计划数量众多,但与制药企业谈判时的话语权就小得多。
“我们(美国)是不就药品价格展开谈判的极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德鲁克尔告诉新华社记者。
“都说市场力量能够带来合理的价格,但这行就没有市场力量。制药公司数量太少了,它们形成了寡头垄断。”坎塔吉安2016年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新华社布鲁塞尔7月23日电 新华社记者王子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