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寡姐”斯嘉丽·约翰逊(Scarlett Johansson)突然遭到一些影评人的冷嘲热讽。
理由和她即将在新片
Rub&Tug
中出演一个变性的真人
Gill
有关。
Gill
喜欢穿男装,外表看起来就像个男人,还有个长期交往的女朋友。

有人质疑:这样的角色是否适合女人来扮演?
和在影视作品中扮演异性相比,真实生活中的“性别错位”显然更加焦灼,凯特琳·詹纳(
Caitlyn Jenner
)就曾深受此苦。
一个保守了65年的秘密
三年前,“凯特琳·詹纳”横空出世,她发的第一条推特只用了4小时03分,就收获了100万的关注者,打破了之前一直由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保持的记录。

凯特琳·詹纳没有秘密,她是个完全意义上的自由人。
但她的前身布鲁斯·詹纳
(
Bruce Jenner
),一位顶着奥运冠军光环的“美国英雄”,却将一个天大的秘密保守了整整65年。

2015年,他终于选择将这个秘密公之于众。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当家女主播
Diane Sawyer 的访谈中,坦言自己
从小就被深深的性别焦虑困扰。

5岁便认定自己是女儿身,
8岁时趁母亲不在家偷偷穿了她的衣服,

ma vie en rose
三十多岁时,他尝试着给自己偷偷注射激素。
后来,他又去接受各种面部整容手术。五官变得更精致柔和一点,至少能给他带来一点视觉上的安全感。

“我原以为要将这个秘密带进坟墓的,我从未想过有这么一天我能诚实地面对自己,面对家人、朋友和公众……”讲起这些年的心路历程,詹纳几度湿了眼眶。
决定要去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人,是从跟卡戴珊的母亲离婚开始的。

在接受变性手术的前期,他一度被狗仔队追踪到几乎想用自杀来了结一切……
“不管我去哪里,都有整整四辆狗仔队的车跟着我,他们从车里跳出来拍照,有时候只为捕捉我偷偷染过的指甲……”
夜里睡不着的时候他就起身在家里的客厅来回踱步,有个念头无时无刻不萦绕左右,“家里有把手枪,或许那是条比较轻松的路……”
“Call me Caitlyn”
2015年,变性手术全部完成,“凯特琳”诞生。不到四十年后,66岁的詹娜再一次震惊了世界。
她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性感了。
过去,衣橱里一半是布鲁斯的衣服,一半是凯特琳的衣服,现在,前一半可以被名正言顺地清理掉了。
在《名利场》杂志为其拍摄的封面上,一头棕色波浪卷发的凯特琳,低胸白裙,眼神中透着妩媚和坚定。

©
Annie Leibovitz
“Call me Caitlyn”
,她说。
同年,ESPY(年度卓越体育表现奖)将“阿瑟-阿什勇气奖”授予了她。
在颁奖典礼现场,换上礼服、化好精致妆容的凯特琳首次面向公众演讲。
开场不久,她就带着点小俏皮地说:“我还是个新手,请各位
Fashion police
对我仁慈一点。”

谈到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她的言语中透着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我认识的人中没有像我这样的人,从来没有,异类如我只能默默承受。”
和她一样顶住压力的还有她的母亲,“我妈妈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动了个小手术,她原以为自己挺不过来了
……
但现在她就在台下和我分享这个夜晚。”

这位
88
岁的母亲在“失去”儿子后,保持着不多见的豁达:“这些年他过得太不容易了,希望以后的生活大家能给他多一点自由。”
并不是每位亲人都能在短时间内理解他的决定,“父亲可能会很难接受,他从来不知道我想变性,其实我能理解
……
”
“换作是女儿
Kendall
想要变成男人,我也接受不了。”

Kendall &
Caitlyn
“我仍然是个女孩”
有类似想法的父母不在少数,那些许许多多被性别焦虑困扰的青少年,一直都活在矛盾与焦灼之中。
可父母明明是最应该理解他们的人。

最新一期的《大西洋月刊》,讲述了一位
14
岁女孩
Claire
跨性别探索的故事。
Claire
就读小学六年级时,已经觉察出自己跟周围女孩儿的不一样。
她无法形容那种身心分离的感觉是什么,一度陷入抑郁,交不到朋友。
这种无时无刻的痛苦不断提醒她:“我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在
Youtube
上看完跨性别者
Miles McKenna
的视频后,她在心中有了答案,“我就应该是个男孩子。”

Miles McKenna
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她瞒着父母找来能够减缓第二性征发育的药物,偷偷服用睾酮发展男性特征,甚至用粘合剂来隐藏自己日益丰满的乳房。
直到变化渐渐瞒不过父母的眼睛。她在一次聊天中鼓起勇气,“我觉得自己是个男孩”。
空气凝滞了几分钟,父母选择了接受。

The Atlantic
母亲
Heather
在回忆时仍然难掩担忧,“那是一种非常复杂微妙的关系,我们爱她,没有强行阻止她。”
他们一边密切关注着女儿的动向,一边让她自己去探索性别认同。
几个月中,女儿几次要求进行“胸部手术”——双乳切除术,并让他们帮忙寻找合适的医生。
能做的只有尽量延缓这一进程,他们花费比之前更多的时间陪伴女儿,带她去玩皮划艇,陪她看更多的电视节目,组织短途的家庭旅行
……
“希望这些真实的陪伴能帮她转移焦虑,而不是整日通过网络寻找慰藉。”

几个月后,
Claire
成功度过了焦虑期,并在一段时间的探索后,确认了自己的生理性别。
通过外在介入变成男孩并没有让她感到真正的快乐,“我只是厌烦外界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而已,我仍然是个女孩。”
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都能得到这样的理解与陪伴。截止至
2017
年,美国
13-17
岁的青少年中约有
15
万跨性别人士。
他们中的一些人默默承受着异样的眼光,想迈出一步却又提心吊胆,还有一些人甚至走向了自杀的不归路,正如凯特琳·
詹纳在演讲中提到的:“要理解你很难明白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在中国,跨性别群体同样尚未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的处境可能更糟。
我国尚未公布对这一群体的权威统计数据,但据国际非政府组织亚洲促进会
2014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亚洲约有
0.3%
的跨性别群体,推算到中国,
可能有
400
万这样的人生活在你我身边。
就在
6
月下旬,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一版《国际疾病分类》中已将“性别不一致”
(gender incongruence)
从精神病范畴中剔除,但在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中,跨性别者仍被归于性心理障碍之一。
理由和她即将在新片
Rub&Tug
中出演一个变性的真人
Gill
有关。
Gill
喜欢穿男装,外表看起来就像个男人,还有个长期交往的女朋友。

有人质疑:这样的角色是否适合女人来扮演?
和在影视作品中扮演异性相比,真实生活中的“性别错位”显然更加焦灼,凯特琳·詹纳(
Caitlyn Jenner
)就曾深受此苦。
一个保守了65年的秘密
三年前,“凯特琳·詹纳”横空出世,她发的第一条推特只用了4小时03分,就收获了100万的关注者,打破了之前一直由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保持的记录。

凯特琳·詹纳没有秘密,她是个完全意义上的自由人。
但她的前身布鲁斯·詹纳
(
Bruce Jenner
),一位顶着奥运冠军光环的“美国英雄”,却将一个天大的秘密保守了整整65年。

2015年,他终于选择将这个秘密公之于众。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当家女主播
Diane Sawyer 的访谈中,坦言自己
从小就被深深的性别焦虑困扰。

5岁便认定自己是女儿身,
8岁时趁母亲不在家偷偷穿了她的衣服,

ma vie en rose
三十多岁时,他尝试着给自己偷偷注射激素。
后来,他又去接受各种面部整容手术。五官变得更精致柔和一点,至少能给他带来一点视觉上的安全感。

“我原以为要将这个秘密带进坟墓的,我从未想过有这么一天我能诚实地面对自己,面对家人、朋友和公众……”讲起这些年的心路历程,詹纳几度湿了眼眶。
决定要去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人,是从跟卡戴珊的母亲离婚开始的。

在接受变性手术的前期,他一度被狗仔队追踪到几乎想用自杀来了结一切……
“不管我去哪里,都有整整四辆狗仔队的车跟着我,他们从车里跳出来拍照,有时候只为捕捉我偷偷染过的指甲……”
夜里睡不着的时候他就起身在家里的客厅来回踱步,有个念头无时无刻不萦绕左右,“家里有把手枪,或许那是条比较轻松的路……”
“Call me Caitlyn”
2015年,变性手术全部完成,“凯特琳”诞生。不到四十年后,66岁的詹娜再一次震惊了世界。
她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性感了。
过去,衣橱里一半是布鲁斯的衣服,一半是凯特琳的衣服,现在,前一半可以被名正言顺地清理掉了。
在《名利场》杂志为其拍摄的封面上,一头棕色波浪卷发的凯特琳,低胸白裙,眼神中透着妩媚和坚定。

©
Annie Leibovitz
“Call me Caitlyn”
,她说。
同年,ESPY(年度卓越体育表现奖)将“阿瑟-阿什勇气奖”授予了她。
在颁奖典礼现场,换上礼服、化好精致妆容的凯特琳首次面向公众演讲。
开场不久,她就带着点小俏皮地说:“我还是个新手,请各位
Fashion police
对我仁慈一点。”

谈到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她的言语中透着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我认识的人中没有像我这样的人,从来没有,异类如我只能默默承受。”
和她一样顶住压力的还有她的母亲,“我妈妈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动了个小手术,她原以为自己挺不过来了
……
但现在她就在台下和我分享这个夜晚。”

这位
88
岁的母亲在“失去”儿子后,保持着不多见的豁达:“这些年他过得太不容易了,希望以后的生活大家能给他多一点自由。”
并不是每位亲人都能在短时间内理解他的决定,“父亲可能会很难接受,他从来不知道我想变性,其实我能理解
……
”
“换作是女儿
Kendall
想要变成男人,我也接受不了。”

Kendall &
Caitlyn
“我仍然是个女孩”
有类似想法的父母不在少数,那些许许多多被性别焦虑困扰的青少年,一直都活在矛盾与焦灼之中。
可父母明明是最应该理解他们的人。

最新一期的《大西洋月刊》,讲述了一位
14
岁女孩
Claire
跨性别探索的故事。
Claire
就读小学六年级时,已经觉察出自己跟周围女孩儿的不一样。
她无法形容那种身心分离的感觉是什么,一度陷入抑郁,交不到朋友。
这种无时无刻的痛苦不断提醒她:“我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在
Youtube
上看完跨性别者
Miles McKenna
的视频后,她在心中有了答案,“我就应该是个男孩子。”

Miles McKenna
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她瞒着父母找来能够减缓第二性征发育的药物,偷偷服用睾酮发展男性特征,甚至用粘合剂来隐藏自己日益丰满的乳房。
直到变化渐渐瞒不过父母的眼睛。她在一次聊天中鼓起勇气,“我觉得自己是个男孩”。
空气凝滞了几分钟,父母选择了接受。

The Atlantic
母亲
Heather
在回忆时仍然难掩担忧,“那是一种非常复杂微妙的关系,我们爱她,没有强行阻止她。”
他们一边密切关注着女儿的动向,一边让她自己去探索性别认同。
几个月中,女儿几次要求进行“胸部手术”——双乳切除术,并让他们帮忙寻找合适的医生。
能做的只有尽量延缓这一进程,他们花费比之前更多的时间陪伴女儿,带她去玩皮划艇,陪她看更多的电视节目,组织短途的家庭旅行
……
“希望这些真实的陪伴能帮她转移焦虑,而不是整日通过网络寻找慰藉。”

几个月后,
Claire
成功度过了焦虑期,并在一段时间的探索后,确认了自己的生理性别。
通过外在介入变成男孩并没有让她感到真正的快乐,“我只是厌烦外界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而已,我仍然是个女孩。”
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都能得到这样的理解与陪伴。截止至
2017
年,美国
13-17
岁的青少年中约有
15
万跨性别人士。
他们中的一些人默默承受着异样的眼光,想迈出一步却又提心吊胆,还有一些人甚至走向了自杀的不归路,正如凯特琳·
詹纳在演讲中提到的:“要理解你很难明白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在中国,跨性别群体同样尚未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的处境可能更糟。
我国尚未公布对这一群体的权威统计数据,但据国际非政府组织亚洲促进会
2014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亚洲约有
0.3%
的跨性别群体,推算到中国,
可能有
400
万这样的人生活在你我身边。
就在
6
月下旬,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一版《国际疾病分类》中已将“性别不一致”
(gender incongruence)
从精神病范畴中剔除,但在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中,跨性别者仍被归于性心理障碍之一。
文章来源: 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