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Login
新西兰南岛最大华语媒体 - 新西兰信报
星期六, 24 5 月, 2025
投稿/广告/赞助
  • 首页/home
    • 简洁版首页
  • 新西兰新闻
    • All
    • 公众号精选
    • 政策解读
    • 竞选专栏
    基督城老牌地标Victoria Mansions将华丽变身精品酒店

    基督城老牌地标Victoria Mansions将华丽变身精品酒店

    中国企业伊利旗下品牌Westland黄油引发“抢货大风暴”

    中国企业伊利旗下品牌Westland黄油引发“抢货大风暴”

    新西兰2025财年预算解析:十年来最紧张,企业最受益,低薪女性最受伤! 

    新西兰2025财年预算解析:十年来最紧张,企业最受益,低薪女性最受伤! 

    招聘骗局频发!新西兰求职者谨防“天上掉馅饼”

    招聘骗局频发!新西兰求职者谨防“天上掉馅饼”

     新西兰最便宜加油站“换人”!U-GO油价目前最便宜

     新西兰最便宜加油站“换人”!U-GO油价目前最便宜

    越来越多新西兰人打包剩菜,“狗狗袋”成为新趋势

    越来越多新西兰人打包剩菜,“狗狗袋”成为新趋势

    暑假滑雪自驾新西兰?海外驾照翻译与转换全攻略,速看!

    暑假滑雪自驾新西兰?海外驾照翻译与转换全攻略,速看!

    Panda Mart又发现不安全儿童用品,被法律警告!

    Panda Mart又发现不安全儿童用品,被法律警告!

    南岛邮轮锐减四成,Akaroa与Lyttelton损失或达450万纽元!

    南岛邮轮锐减四成,Akaroa与Lyttelton损失或达450万纽元!

  • 全球新闻
    • All
    • 华夏经纬
    • 国际纵横
    • 大千财经
    • 新闻快递
    • 深度观察
    • 澳洲新闻
     南岛物流大升级!30亿纽币打造新西兰最大内陆港

     南岛物流大升级!30亿纽币打造新西兰最大内陆港

    10年1.2万华人奔赴新西兰陪读:“妈”力全开,却陷进退两难!

    10年1.2万华人奔赴新西兰陪读:“妈”力全开,却陷进退两难!

    新西兰麻疹拉响警报!

    新西兰麻疹拉响警报!

    全职岗位大缩水,新西兰“隐性失业”飙升

    全职岗位大缩水,新西兰“隐性失业”飙升

  • 信报服务
    • 总领馆信息之窗
    • 更多服务
    • 招聘广告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新西兰南岛最大华语媒体 - 新西兰信报
  • 首页/home
    • 简洁版首页
  • 新西兰新闻
    • All
    • 公众号精选
    • 政策解读
    • 竞选专栏
    基督城老牌地标Victoria Mansions将华丽变身精品酒店

    基督城老牌地标Victoria Mansions将华丽变身精品酒店

    中国企业伊利旗下品牌Westland黄油引发“抢货大风暴”

    中国企业伊利旗下品牌Westland黄油引发“抢货大风暴”

    新西兰2025财年预算解析:十年来最紧张,企业最受益,低薪女性最受伤! 

    新西兰2025财年预算解析:十年来最紧张,企业最受益,低薪女性最受伤! 

    招聘骗局频发!新西兰求职者谨防“天上掉馅饼”

    招聘骗局频发!新西兰求职者谨防“天上掉馅饼”

     新西兰最便宜加油站“换人”!U-GO油价目前最便宜

     新西兰最便宜加油站“换人”!U-GO油价目前最便宜

    越来越多新西兰人打包剩菜,“狗狗袋”成为新趋势

    越来越多新西兰人打包剩菜,“狗狗袋”成为新趋势

    暑假滑雪自驾新西兰?海外驾照翻译与转换全攻略,速看!

    暑假滑雪自驾新西兰?海外驾照翻译与转换全攻略,速看!

    Panda Mart又发现不安全儿童用品,被法律警告!

    Panda Mart又发现不安全儿童用品,被法律警告!

    南岛邮轮锐减四成,Akaroa与Lyttelton损失或达450万纽元!

    南岛邮轮锐减四成,Akaroa与Lyttelton损失或达450万纽元!

  • 全球新闻
    • All
    • 华夏经纬
    • 国际纵横
    • 大千财经
    • 新闻快递
    • 深度观察
    • 澳洲新闻
     南岛物流大升级!30亿纽币打造新西兰最大内陆港

     南岛物流大升级!30亿纽币打造新西兰最大内陆港

    10年1.2万华人奔赴新西兰陪读:“妈”力全开,却陷进退两难!

    10年1.2万华人奔赴新西兰陪读:“妈”力全开,却陷进退两难!

    新西兰麻疹拉响警报!

    新西兰麻疹拉响警报!

    全职岗位大缩水,新西兰“隐性失业”飙升

    全职岗位大缩水,新西兰“隐性失业”飙升

  • 信报服务
    • 总领馆信息之窗
    • 更多服务
    • 招聘广告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新西兰南岛最大华语媒体 - 新西兰信报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6年跟拍3个阶层孩子 这部纪录片扎了高考一刀(图/视频)

10/06/2018
in 万象, 新闻快递
0 0
A A
0
Home 万象

8年的《新华字典》上有一句例句,在如今被广泛传播: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当年的张华和李萍们,命运可能已经天差地别。但是越来越多人,已经开始质疑,一面是“阶层固化”的壁垒难以用一场考试来击破,另一面是很多精英阶层早已让孩子放弃高考转而留学——高考,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导演郑琼用了一部纪录片来回答,她用6年时间拍了三个孩子。让你看到三个阶层,面对“读书”这件事,是怎么辗转了自己的命运。

甘肃会宁,湖北咸宁,北京北京。

一部叫《出·路》的纪录片,

把这天南地北的三个地方串连在一起。

串连在一起的,还有三个人,

农村孩子,小镇青年,国际大都市里的少女。

高考,像一道选择题,

有人连卷子的密封袋都摸不到,

有人发誓要在ABCD里挑出正确的那个答案,

而有人觉得,它为什么不能成为一道多选题?

(从左到右)袁晗寒、徐佳、马百娟

2009年,北京南锣鼓巷的小酒吧开张,央美附中的辍学生袁晗寒忙前忙后地张罗,她主动放弃了高考。打理她自己的小店,铺面2万元一年。

湖北咸宁的复读生徐佳在头顶的风扇和雪山般堆叠的参考资料里,开始自己的第三次高三生涯;他决定走高考这条路,一走就是三年。

甘肃会宁14岁的马百娟希望以后去北京上大学,毕业后打工,一个月挣一千块,尽管这时全家一年的开销是,50块。高考于她,如同遥远夜空中的星星,你知道它明亮耀眼,但你甚至无法叫出它的名字。

在故事的开始,他们都想要去光明的未来。

2009年·农村孩子马百娟

“我想知道,云儿去了哪里;我想知道,天上为什么下雨。”没有电视机,少有交谈的对象,马百娟的读书声缺乏音调,像沿着同一条五线谱唱出的歌。但是她唱起山歌,就很好听。

甘肃白银市会宁县,野鹊沟小学。马百娟沿着土路步行,到达学校。

老师像田间地头抽旱烟的农民,识得一些字,便抽空来教书。这间学校只有一年级和二年级,教起来不是太费力,但老师同样认真。

“上学要打工,不上学也要打工,为什么要上学?”那是马百娟父亲的认定。马百娟在家呆到10岁,直到野鹊沟小学的校长出面游说,她才背上了书包。

我试图从手机地图上寻找野鹊沟存在的蛛丝马迹,一口井,一条路,一间商店,一所学校。然而无论怎么放大,视野中还是一片空白,这个地方仅仅以一个地名存在着,就像活在这里的人们,好像无人在意。

小如棋盘的课堂里,

一块黑板,四面白墙,

墙上挂着视力表、校训,

楷书写就的励志语句,

中央摆一套桌椅。

老师用掺杂着西北黄沙味道的方言说

“马百娟你来读一下。”

马百娟读着课本,眼睛亮亮的,

藏不住的笑意。

像在最神圣的尖顶教堂唱诗。

游戏时间,两排瓦房围成的水泥地上,

孩子们围着一个篮球,

像四五个面团和气地撞来撞去,

入学迟一些的马百娟是这群孩子中最大的,

高人一截的身高让她时常能碰到球。

不用去学校的日子,

马百娟已经是家庭劳力中重要的一部分了。

虽然她并没有足够的力气,

只能以自己的足底为圆心,

将身体前倾时的全部重量压在麻绳上,

才堪堪和这头倔驴抗衡。

马百娟像是驴子,

驴子也像是马百娟,

他们彼此较劲。

拉扯麻绳,

解扣,拎起桶,

身体摇晃了一下又稳住,

马百娟打上来一桶的水。

野鹊沟的人一生只洗两次澡,

水很珍贵。

马百娟的爸爸已经60岁,脸像是野鹊沟沟壑纵横的一张地图,妈妈有智力障碍。年长的哥哥14岁便出去打工。几个人人围着一张矮小方桌,就着一碟咸菜,默默咀嚼,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

鸡蛋、文具、牙膏,野鹊沟的杂货铺什么都卖。马百娟拿着一叠皱巴巴的纸钞,向老板一样样讲清自己要的——自动笔铅笔芯,一个五毛,两个大数学本,一共三块二毛钱。拿着新文具,她像吃到糖果的孩子一样满足。

装上新买到的自动笔芯,

马百娟和同学们,

蹲在山头画画,

画出他们梦想中的一切一切。

老师用含着黄沙的方言说,

“我们今天来学习《我的家乡真好》。”

白纸黑字印着的课本,

马百娟不会去质疑,

虽说这里描绘的家乡,

和野鹊沟并不一样。

还是在土坡上,

马百娟念自己的作文,

她说,“长大后去北京上大学,

然后去打工,每个月挣1000块,

给家里买面,因为面不够吃,

还要挖水窖,因为没水吃。”

2009年·都市少女袁晗寒

除非奇迹诞生,马百娟才能去的北京高校,被17岁的袁晗寒轻而易举地放弃了。

在北京家中的秋千上,她晃荡着,和导演聊着天。她骨架纤细,脖子修长,在央美附中留级一年后,被告知仍旧有几门课不及格。一天妈妈告诉她,回家了,休学手续已经办好。

虽然央美附中,是全国学艺术的小孩,家中几代人努力挤破头也想进的。

漫长的夏日白天,

她用书和电影打发走。

此外就是对着一幅已经完成一半的作品,

两个女人,一长一幼,

妈妈在旁看了半晌,

就走了,把私人的空间留给她。

“一代搞制造,二代搞金融,三代搞艺术。”

虽然不完全吻合,

但粗线条地勾勒出了袁晗寒的家庭轨迹。

父亲从事房地产,母亲觉得她有艺术天分,

钢琴、舞蹈、美术班轮着上了一圈,

袁晗寒最后选择了美术。

“我恐慌的不是没事干,而是会不会一直没事干。”

17岁,辍学,她逻辑清晰,并很快自己打破了这种局面。骑着自行车,她转悠到南锣鼓巷,一眼看中一间铺面,两万块一年。“价格挺贵的,但我还能承受。”她租下了这个铺子。

导演问,妈妈为什么要给2万块,让她去做这么一件打水漂的事,“去学校也要钱,就当交学费了。”袁晗寒的爱好大过一切。

自己跑商店,

买38块钱一桶的枣苗牌凝胶,

穿着裙子刷墙。

说起未来,

她没有想过会成为哪个阶层的人。

“不会饿死就行了。”

不会饿死,后面,有一个家庭会为她兜底。

而她,也显示出了承担这份命运的决心。

开张那天,袁晗寒背了一个足足有半人高的登山包,

门口已经被漆成了大象巴士的样子,

打开了JVC的音响,

摆出“open”的牌子,弄好风铃,

特别的葡萄奶18块,被摆放在显眼位置,

这个方砖厂胡同4号的小小酒吧开业了。

2009年·小镇青年徐佳

在袁晗寒和马百娟之间的徐佳,更像是这个国家的大多数。

面对497分,和第一次高考一模一样的分数,他感觉目眩,怀疑是命运的玩笑。

497离当年湖北的二本分数线还有7分

这个家庭,已经被命运嘲弄过一次。那是2007年,亲戚承包了一个山头,一天午后,吃完饭的父亲开着亲戚的大卡车,连人带车栽下山去。

某种程度上,徐佳如今和妈妈、弟弟局促在这间十几平米的出租房,都是因为那次事件。

参加高考,念大学,是父亲的遗愿。于是徐佳选择第三次复读高三,希望有朝一日能把大学通知书拿给父亲看。

徐佳和母亲上坟

清早5点,天光已亮,照在这个房间里。一张床,几叠棉被,脸盆摞成一摞,墙角放着凉席、食用油,窗户上挂着红色烫金的挂历,一个福字,没有掀开。

洗手间很局促,红色塑料脸盆放地砖上,徐佳洗了把脸,穿好和昨天一样的橙色袖子棒球服,和弟弟一前一后骑车拐入湖北省咸宁高级中学,钻进枣红书桌上的教辅资料里。

两次高考失利,

让他对失败已经有了恐惧,

冒冷汗,手发抖握不住笔,

面对镜头说起时,

他仍是条件反射地眨眼、咽口水,

最严重时,他甚至想到过轻生。

早年父母在广东打工。务农或打工,是老家村子最常见的两种人生选择。出一个大学生,是祖坟冒烟,了不起的事。

妈妈的想法很简单,“即使是打工,也肯定是要文凭高的,不要低的。”

亲戚拿一些朴素的话安慰他,“你现在努力就行了,不要带着思想包袱。”

徐佳和妈妈、表弟在备考的出租屋吃饭

又是一轮又一轮的模拟考,

徐佳在心底的真实想法和励志语句中摇摆,

一边是“考不考的上无所谓人生还有很多可能”,

另一边是“第三次了考不上怎么办?”

学校的老师拿从三本考到重点的往届成功案例,

刺激复读班上的学生。

除此之外,没有领路人。

徐佳只有自己调整自己。

2009年,咸宁考点。

6月7日8日,这两天,

高考就是这个城市最重要的事。

校门口来了一些交警,

大巴车如约到达考点。

考生焦灼地看表,家长们扇着扇子互相交流。对很多像徐佳这样的人而言,这是一次决定命运的考试。

他第三次走进了高考的考场。

2012年·辍学的马百娟

这个背对着镜头羞怯地笑的女孩子,第一眼简直认不出,是当初那个眼睛总是亮亮的马百娟。

水车小学里学生嬉戏打闹,马百娟在门口,眼巴巴看着里面,她本来上学就晚,进度也慢,转学来水车猛然比周围人大了一圈,这一回,没有玩篮球的自如,她感觉自己格格不入。面对镜头,也总是回避。

靠着存下来的低保金和打工的大哥攒的钱,一家人在宁夏中卫买下了一处房子,有电,有水,能吃饱饭。提起老家,父亲说,“不想老家,老家把我苦怕了。”

虽然过上了“好日子”,马百娟却不能上学了。

水车小学的老师在做最后的努力,说马百娟按时交作业,学习也在努力,被哥哥一句“纯粹不想念了”轻轻挡回去。

结束了小学生活,马百娟试图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她在中卫的街头游走,寻找务工信息。一间酒店几乎让她燃起希望,“工资1000多块”,正是她当时在作文里期望的,她眼睛重新亮了。

然而,“你这么小,为什么不读书?“你能做什么?”“我能扫地。”“这里的地面是地毯,不用你扫,前台需要会使用电脑,其他工作也需要技术。”

几番对话,让她的心冷下去。走出酒店,车来车往,马百娟没有停留太久,把视线投向一家德克士。

纪录片中没有明说,虽然看着低头无话的马百娟,我们已经知道了结果。

2012年·留学德国的袁晗寒

南锣鼓巷的小酒吧没开多久就倒闭了,2012年的袁晗寒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就读艺术方向的硕士。像一切神经敏感的人一样,她永远和环境保持着克制的距离。央美附中是这样,杜塞尔多夫也是这样。

全世界顶级学者艺术家来这里讲学、开讲座,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资源,袁晗寒并不当一回事。

她说自己情绪不稳定,需要烟草、闲逛来消解。

在阁楼上她自制卷烟,和妈妈视频,说着“通州下雪压折了竹子”的闲话,妈妈让她给兔子画一张速写,她埋怨着,还是动了笔。

很多时间,

她会去魏玛和朋友玩,

对着歌德和席勒的雕塑,

讲着漫无边际的话。

2012年·待业青年徐佳

总算还有几分幸运,徐佳进入了湖北工业大学,成为村中“祖坟冒青烟”的那个名字。

虽然大学课堂,并不像高中老师描绘的那样,同学们玩神庙逃亡的,睡觉的,发呆的,大概是习惯了,老师讲课并不觉得尴尬。

学校是座大型催熟剂,

所有人早早地成熟了。

刚刚大三,

宿舍里就在讨论“未来”。

武汉给3千工资,深圳3千5,

肯定留武汉啦。”

徐佳进入保险公司实习,

成了一名电话接线员。

“王先生你什么时候接听电话方便?”

“方”字还没说出口,

对面啪嗒挂断了。

徐佳在互联网上海投了简历,反馈寥寥。一个“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通知他去面试,他不敢懈怠,“重金”投资了正式的衬衫西装皮鞋。

无领导小组讨论上,围绕着7项素质,时间管理,职业规划……几个候选人进行了一番对话,好让场面不太冷清:“你走出去,不是你一个人而是整个公司的形象。”“我们人生,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证明自己的过程……”正确的废话。

徐佳打断了这个人的发言,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的时间。”

对这一段对话,导演评论,“从大学毕业,却忘了怎么说人话。所有人只想填鸭,没有人想要滋养他们的生命。”

当年的富士康连环跳楼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这些借助大学文凭,

从工厂流水线上逃脱的年轻人,

讨论着富士康的心理咨询师和二楼的防护网,

心有余悸。

在小门脸攒在一起的数码市场,

他和同学们一手一个iphone出来。

谈起未来,

他说“自己以后有钱了,混好了

要买iPhone6。”

几经辗转,徐佳把自己“卖给了中电技术”,

工作难找,徐佳和他的同学们没有太多选择余地,

往往是有公司愿意要,就签下了三方合同。

完成了母亲的心愿,他没有感觉松一口气,

反而有些心里空落落的。

“一下子把自己卖出去的感觉。”

一份工作,只是焦虑的开端。

2014年·已婚少女马百娟

后来,马百娟家的门对摄制组关上了。

马百娟的父亲对镜头说,我不是正式工作人员,早知道是私人的,给十万块也不拍。摄制组几经交涉,父亲说,“两万块,继续拍。”

马百娟在一边沉默。

“女娃娃是别人家的人”。

对她的命运,

父亲盖章定论了。

“再没有别的出路。”

像嫂子一样,

挺着肚子谈论孩子、尿布和丈夫,

讨论谁的肚子大。

同年6月,16岁的马百娟,嫁给了表哥。

现如今她在表哥工作的陶瓷厂劳作,

日复一日吸着粉尘,

陶瓷厂就在她当年退学的水车小学隔壁。

2015年·公司CEO袁晗寒

2015年,从德国回来,袁晗寒去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实习。

公司聚餐的时候,他们讨论的是哪个vpn更好用。

德国让她感觉像一个发展到头的养老国家。虽然生活总是漫不经心,但她还想回国折腾一下,“看看国内这个环境需要些什么。”

同年,她在北京注册了自己的艺术品投资公司。

像当初那个酒吧一样,家里人并没有指望她事业成功,她自己喜欢就好。

对袁晗寒来说,试错成本是低的。她可以选择学业,选择职业,也可以选择,随时换个目标。

2018年·新晋中产徐佳

直到此刻,徐佳还在当初的电力公司工作,大学、工作、结婚,这个农民工的孩子,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只能比别人走得更稳。

现如今,他在武汉有了房子车子,摸上了一点点中产的边,足以让母亲在村里人面前挺直腰板。

虽然他奋斗的终点,还远未到达袁晗寒的起点,但他扎扎实实是三个人中,唯一一个确实被高考改变命运的人。

被问到阶层的差距,徐佳说“我现在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存在,但我会努力去改变。”

马百娟,徐佳,袁晗寒,像是三个阶层的缩影。

徐佳曾在朋友圈上说,“生活没有眼前的苟且,也没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大学毕业前,他想进行一次西藏骑行,但拿不出往返4000多元的路费,到现在也没走成。

而袁晗寒无法理解徐佳为什么一直无法成行,“他可以先工作,再旅行,然后边旅行边工作。”

阶层,就这样被清晰地区分了出来,它无关4000元路费,甚至也跟高考没有必然的牵连,它远在高考之前,就可能影响了人生的出路。

《出·路》的郑琼则认为,在一个只论输赢的社会里,其实每个人都是受害者。“真正的出路不在于要离开哪里,而是在于我们的内心是否对自身所处的这个文化有觉察和反省,并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虽然,选择这个词对于有些人来说,显得过分轻而易举;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机会。

找工作时在台阶上休息的徐佳

实习中的袁晗寒

如果默认了这场比赛,人生只会被局限在一条赛道上。高考很重要,可以让你在这条赛道上不至于落后太多。

但更希望,你可以发现在赛道外,还有绿茵场、看台和什么都没有搭建好的空地。

但愿你们能在空地上,找到自己真正的快乐。

所有高考的考生们,祝你们如愿以偿,也祝你们去那个更广阔的世界!

文章来源: 搜狐 

新闻资讯

 南岛物流大升级!30亿纽币打造新西兰最大内陆港

 南岛物流大升级!30亿纽币打造新西兰最大内陆港

15/05/2025
10年1.2万华人奔赴新西兰陪读:“妈”力全开,却陷进退两难!

10年1.2万华人奔赴新西兰陪读:“妈”力全开,却陷进退两难!

12/05/2025

版权声明: 1、凡《新西兰信报网》转载的新闻、观点等,版权归原新闻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新闻机构立场。 2、未经本机构许可,其他任何机构、个人不得复制、摘录、转载或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新西兰信报网》采访、编译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3、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nzmessenger@xtra.co.nz。

ShareTweetShareScanShareSend
Previous Post

美国自杀率自20年来增长超过25%,谁是幕后黑手?(组图)

Next Post

沙特时装秀:无人机在飞,衣服在飘,人呢?(动图)

Related Posts

 南岛物流大升级!30亿纽币打造新西兰最大内陆港
新闻快递

 南岛物流大升级!30亿纽币打造新西兰最大内陆港

15/05/2025
10年1.2万华人奔赴新西兰陪读:“妈”力全开,却陷进退两难!
新闻快递

10年1.2万华人奔赴新西兰陪读:“妈”力全开,却陷进退两难!

12/05/2025
新西兰麻疹拉响警报!
万象

新西兰麻疹拉响警报!

12/05/2025
全职岗位大缩水,新西兰“隐性失业”飙升
公众号精选

全职岗位大缩水,新西兰“隐性失业”飙升

08/05/2025
基督城饮用水质量惊艳全国!
健康

基督城饮用水质量惊艳全国!

07/05/2025
跨国办学火出圈,中国留学生人数飙涨19%
华夏经纬

跨国办学火出圈,中国留学生人数飙涨19%

05/05/2025
Next Post
沙特时装秀:无人机在飞,衣服在飘,人呢?(动图)

沙特时装秀:无人机在飞,衣服在飘,人呢?(动图)

  • Trending
  • Comments
  • Latest
新西兰华裔指挥家吕天贻、9岁小提琴手陈柏臻领衔亮相本周六市政厅年度圣诞音乐会

新西兰华裔指挥家吕天贻、9岁小提琴手陈柏臻领衔亮相本周六市政厅年度圣诞音乐会

18/12/2021
内阁重组,新内阁将专注于解决生活成本问题

新西兰最低工资4月1日起每小时22.7纽元

08/02/2023
基督城最美海滩合辑——将时间和阳光都凝固于此

基督城最美海滩合辑——将时间和阳光都凝固于此

30/12/2022
移民局宣布技术移民开放时间表,3种途径,6周内完成审理

效仿美加澳:新西兰考虑停发永居签证,代之以每6年更新的居民签

13/09/2022
快讯:总理明天宣布对所有入境者实施强制隔离

快讯:总理明天宣布对所有入境者实施强制隔离

10
独家报道:“中国渗透论”专家要到国会宣讲,工党议员果断叫停

独家报道:“中国渗透论”专家要到国会宣讲,工党议员果断叫停

5
更新:基督城知名华人学者冯跃进先生追悼仪式6月10日基督城殡仪馆举行

更新:基督城知名华人学者冯跃进先生追悼仪式6月10日基督城殡仪馆举行

5
杨健博士:全国封城期间,您可能用得上的信息汇总

杨健博士:全国封城期间,您可能用得上的信息汇总

5
基督城老牌地标Victoria Mansions将华丽变身精品酒店

基督城老牌地标Victoria Mansions将华丽变身精品酒店

23/05/2025
中国企业伊利旗下品牌Westland黄油引发“抢货大风暴”

中国企业伊利旗下品牌Westland黄油引发“抢货大风暴”

23/05/2025
新西兰2025财年预算解析:十年来最紧张,企业最受益,低薪女性最受伤! 

新西兰2025财年预算解析:十年来最紧张,企业最受益,低薪女性最受伤! 

23/05/2025
招聘骗局频发!新西兰求职者谨防“天上掉馅饼”

招聘骗局频发!新西兰求职者谨防“天上掉馅饼”

21/05/2025

过往消息

基督城老牌地标Victoria Mansions将华丽变身精品酒店

基督城老牌地标Victoria Mansions将华丽变身精品酒店

23/05/2025
中国企业伊利旗下品牌Westland黄油引发“抢货大风暴”

中国企业伊利旗下品牌Westland黄油引发“抢货大风暴”

23/05/2025
新西兰2025财年预算解析:十年来最紧张,企业最受益,低薪女性最受伤! 

新西兰2025财年预算解析:十年来最紧张,企业最受益,低薪女性最受伤! 

23/05/2025
招聘骗局频发!新西兰求职者谨防“天上掉馅饼”

招聘骗局频发!新西兰求职者谨防“天上掉馅饼”

21/05/2025

搜索内容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栏目分类

Follow Us

合作机构

新西兰南岛最大华语媒体 – 新西兰信报

新西兰南岛最大华语媒体 – 新西兰信报

本地合作机构

新西兰南岛最大华语媒体 – 新西兰信报

联系我们

+64 3 338 0168
+64 27 5092 868
nzmessenger@xtra.co.nz
PO BOX 29248
282 Durham Street North,  Christchurch 8013

New Zealand

  • 新西兰新闻
  • 最新电子版信报
  • About
  • Advertise
  • Privacy & Policy
  • Contact

Copyright © 2022 新西兰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页/home
    • 简洁版首页
  • 新西兰新闻
  • 全球新闻
  • 信报服务
    • 总领馆信息之窗
    • 更多服务
    • 招聘广告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22 新西兰信报. All rights reserved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

error: Alert: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