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4月23日电(记者何曦悦)相比于花上半天时间、静静地读完一本书,不少中国年轻人正选择另一种阅读方式:利用好碎片时间,用手机十分钟、十分钟地读完一本名著。
“刚工作时,使用英语的机会不多,渐渐丢掉了知识储备。”杨舒是上海一家文化艺术机构的员工。如今,公司因应国内观众需求,引进的外国剧目和表演越来越多,她需要和外方人员更多的沟通、了解表演内容等,“明显感觉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够用了”。
和一些有着自我提升愿望的年轻人一样,杨舒试过背单词,然而翻来覆去总是停留在前两页;试过看英文原著,却因为生词太多、体量太大最终放弃。
直到她在朋友圈看到越来越多类似的分享:“我正在读英文版《傲慢与偏见》,第60天。”她发现,许多和她有着一样诉求的同龄人,正通过手机阅读类应用完成名著的阅读。
一方面是工作任务的繁重,另一方面是无孔不入的社交软件打碎整块时间,对当前中国许多年轻人来说,能有大段的空余时间是一件难得的事情。而手机读书以及阅读课程等可以将碎片时间最大化利用。
以杨舒正在使用的“薄荷阅读”为例,该平台通过测试用户单词量推荐相应阅读材料,通过微信督促用户完成每日时长10分钟、约1000字的英文原著简化版阅读,并配有讲义,对生词、语法、典故等进行讲解,100天可以完成3至4本英文原著阅读。
“将厚重的书本分割成小块,只占用碎片时间,很适合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和思维习惯。”杨舒说,自己一个月前付费购买了一期阅读班,目前已经读完了《小王子》,“读完那天我在朋友圈分享了这一成果,虽然有点害羞但还是特别自豪”。
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17年中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4.8%,而数字化阅读接触者中,84.9%是18—49周岁人群。
各类读书APP也正在不断开发激励机制,增加用户读书的欲望。以微信读书为例,用户可以阅读时长换取“书币”并用于在系统里购买新书,每阅读5小时可换取10“书币”,价值10元人民币。薄荷阅读则向完成100天阅读和“打卡”任务的用户赠送英文原著的纸质版,以供回味。
此外,一些阅读类APP会加入限制性机制,以促使那些习惯了在手机上漫无目的浏览打发时间的用户增加紧迫感。例如,网易蜗牛读书每天只提供一个小时的免费阅读时间,提醒用户抓紧时间集中精力阅读。
这些略显苛刻的规定受到了部分用户诟病,但也有不少人表示,这种督促机制能更好的保证人们克服惰性,完成任务。
随着碎片化阅读方式走红,争议与讨论也更加热烈。有质疑者提出,这种在线读书简化了英文原著的内容,讲义内容也不能保证权威,更容易让人们养成浅思考的习惯。
“碎片化阅读是数字化、新媒体语境下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虽然不是提升文明生态的灵丹妙药,但也不是洪水猛兽。”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艳玲表示,如果予以适当的关注和引导,碎片化阅读可以成为经典导读的有效途径之一。
有使用者表示,更重要的是习惯和观念的变化。
“以前掏出手机来我可能会习惯性刷朋友圈或者微博,而现在我会找一些文章去看,哪怕只是读一段或一个短篇,对我来说也是有意义的改变。”薄荷阅读学员刘潇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