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肠道细菌会“跑”到其他器官,引发自身免疫反应,消灭这种细菌可有效降低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这一发现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慢性自身免疫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自身免疫疾病是免疫系统自我攻击引起的一类疾病。先前研究显示,肠道细菌与自身免疫疾病存在关联,但具体如何作用不得而知。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发现小鼠和人类肠道中一种名为鹑鸡肠球菌的细菌会自己“乱跑”,转移到肝脏、脾脏等组织和器官,引发自身免疫疾病。
研究人员在观察易患自身免疫疾病的小鼠时发现,鹑鸡肠球菌会在肠道外的组织中促使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引发炎症反应。此外,研究人员还在培养的健康人体肝细胞中发现了相同的炎症机制,在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肝脏中发现了鹑鸡肠球菌。
进一步实验显示,使用抗生素或特定疫苗能有效抑制这种细菌的生长,降低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抑制小鼠的自身免疫。
研究人员说,他们会继续研究鹑鸡肠球菌及其作用机制,希望将来能通过抗生素治疗自身免疫疾病以及疫苗注射等方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