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2月18日电(记者陈爱平 许晓青)60岁出头的上海退休公务员老葛今年春节前做了一个特别的决定——在崇尚团圆的中国传统节日到来前,他已踏上了为期半个多月的南极之旅。
“春节里‘抛妻弃女’可能大家不太能理解,不过我自己还是很得意自己的决定。大概花费积蓄15万元人民币,实现自己多年来去地球‘一极’的梦想,很值得。”葛先生说。
和老葛同行的还有他多年的好友。他们都认为,春节正变得更加“全球化”,可以选择一些个性化的旅行目的地,在长假里“任性”一把。
在中国,如今前往南极过中国传统新年不再是梦。北半球仍在冬去春来的寒冷期,而南极却在一年中相对适于旅行的“夏季”。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赴南极旅游供需增长迅速。携程旅行网平台上搜索“南极旅游”产品达到数百条,这家旅行平台介绍,前往南极的客源地正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向中国二、三线城市扩散。
中国国内多家旅行社反馈,今年中国人旅游过年的方式更有个性:“过年半径”不断扩大、出行住宿方式更加多元、定制产品更受欢迎。
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携程联合发布的《2018春节出境旅游趋势预测报告》预计,狗年春节中国人出境游规模将达到650万人次,为历史之最。其中,距离最长的旅行是前往南极。
全球共享住宿平台爱彼迎统计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境外共享房源预订占中国游客预订全部房源超过七成。位于南半球正在过夏日的目的地、以及泰国等东南亚目的地,成了中国人在春节期间躲避冬日寒冷的好去处。
爱彼迎中国副总裁、公共政策负责人安丽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愿意在春节假期选择与家人一起出门旅行。人们有着更为多样的消费需求,对旅行体验和服务品质要求更高。”
春秋旅游反馈,中国人更喜欢有选择性地根据自己兴趣自由行或者定制游。在不少热门线路,今年春节跟团游出行人数有所下降,自由行和定制游的人数则逐步上升;同时,“行简住优”、春秋定制等相对高端的自由行的选择量有所提升。
与节庆团圆的氛围相契合的是,多家旅行社反馈,春节期间中国旅客以家庭游客为主。
中国客群更加庞大、游客更加分散的全球性“春运”,既成为全球同庆的旅游消费旺季,也成为中国游客是否很好履行“全球公民”责任的“考场”。
以赴南极游为例,2017年中国赴南极旅游达5300人次,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这给南极环境带来一定压力。
在春节前不久,中国国家海洋局发布《南极活动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要求南极活动组织者及活动者保护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活动对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损害。其中不少规定,都与约束游客行为有关。
上海导游张渊说,在带领游客前往极地、海洋等目的地途中,自己会不厌其烦地向游客介绍环保知识和具体做法:在南极,为保护食物链完整严禁向动物喂食;在海中浮潜时尽量选择覆盖全身的潜水服而避免涂防晒霜,以保护珊瑚生长的环境。
“大部分中国游客表示理解赞同,越来越多的游客除了律己还会主动劝告同行者。”张渊说。
不仅是环境保护领域,春节前上海旅游局等多地旅游部门发布文明出游指南,提醒广大中国游客在旅途中遵纪守法、遵守目的地风俗习惯、文明出行;即便遭遇侵权现象,也应谨慎、理性、合法维护自身权益。
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何建民说,文明出游的中国游客将在更大的“旅游半径”里度过“宾主尽欢”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