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里那些“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可不是谁都有的,是人就会遗忘,不管是你想要记住的知识还是一些琐事,都会随着记忆力曲线的下降而逐步淡忘。
学生时代我们都经历过考前复习,然而当我们脱离校园以后,平时刷剧、看小说、读杂志、甚至看严肃书籍,几乎都不会回头再看。所以久而久之,除了少量被反复观看的内容以外,大部分浏览过的东西都被我们忘了。
多数人通过多次的复习来加深记忆,减缓遗忘。以前,人们以“记得多记得快”为豪,但在互联网时代,“记东西”这件事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改变。一是因为现在每个人接触的信息都太多,记不过来。二是现在的存储手段多,需要的时候都可以随时调取。
那么问题就来了,互联网时代的人是不是已经不需要拥有超强的记忆力了?因为不管是一首诗、一句话或者一部长篇小说的所有内容,对于互联网时代的“记忆”来说,成本是一样的,只需要通过检索就可以立刻“知晓”,人们遗忘的成本似乎降低了。墨尔本大学的研究员 Jared Horvath 就指出一个理论:互联网的到来,使人类的记忆重点放在了检索方式,而并非内容本身。
换句话说如今你平时喜欢在哪里了解资讯比较重要,而资讯本身被遗忘的概率上升了。正如哥伦比亚大学在 2011 年的一项调查就支持了这一点:“ 当人们知道以后还可以再找到这些内容时,他们对信息本身的回忆率就较低。”
互联网是一种外化的记忆。但即使在互联网存在之前,很多事物也承载了人们的“记忆”,比如书也是这样一种外化记忆,最初诞生时,苏格拉底和孔子都对著书立说持怀疑态度,他们都认为这样会破坏知识和自身记忆。
墨尔本大学的 Jared Horvath 解释道:“苏格拉底痛恨写字,因为他认为文字会杀死记忆,削弱人们的记忆能力,事实上他是对的。但站到今天来看,无数的书籍和写作为我们带来的那些宝贵的财富,人们才不会情愿拿它去换一个更好的记忆能力。”
相类似的,或许互联网也是这样一笔买卖,你可以获取到尽可能多的信息,但这也意味着你只会记住一小部分。
这笔买卖背后究竟会失去什么?一个调研或许可以给出答案,去年,Horvath 和他的同事对“疯狂看剧”的行为做出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超过 80% 的人会有“疯狂追剧”的行为,尽管这些人在观看后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和记忆,产生一种“我看了很多东西,学到了很多”的错觉感,但这些记忆比每天/每周少量观看的人,记忆衰退得更快。并且在 140 天之后,比起那些定量观看的人在看剧时获取的乐趣更少。这或许能够解释信息爆炸时代的一种网络阅读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