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许多国际电影粉丝来说,过去一星期并不是好过的一星期。
在印度,一部描绘14世纪印度王后帕德玛瓦蒂与德里苏丹国君主阿劳德丁·卡尔吉的电影《帕德玛瓦特》(Padmaavat),被一些印度教徒批评为篡改历史,不尊重印度教,从而引发游行,演变成示威者与警察的冲突。导演否认有关指控,但发行日期还是推迟了两个月,许多电影院也拒绝放映这部电影。
英国拍摄的一部电影在俄罗斯也碰的钉子。俄罗斯文化部早前撤销了政治讽刺电影《斯大林之死》(The Death of Stalin)在当地的播映许可。俄罗斯学者伊尼纳夫(Diane Nemec Ignashev)对BBC说,当地政府对政治电影的审查其实并不如外界想象般严格。她指,当局可能认为外界“蔑视俄罗斯的历史”,因此作出决定。
关于电影的争议,并不是甚么新鲜事。过去还有哪些受争议的电影?
日瓦戈医生(Doctor Zhivago)

这部1965年拍摄的电影由俄罗斯著名作家帕斯特纳克(Boris Pasternak)的小说改编而成。他的作品被俄罗斯当局封禁,因此他要把小说偷运到欧洲后才可以出版。
小说出版后大卖,帕斯特纳克更因此获颁诺贝尔文学奖,但是颁奖典礼前夕他被告知,如果他到奥斯陆颁奖,将无法回到俄罗斯去。最后他婉拒出席。
英国导演高瑞连(David Lean)为求将小说拍成电影,在西班牙仿照莫斯科的街道建成片场,并远赴芬兰和加拿大,好让他可以利用真雪拍摄。电影在冷战高峰时播映,十分卖座,也获得多个奖项。
但是,俄罗斯观众要等到1990年代苏联解体后,才有机会观赏这部电影。
《蒙提·派森之布莱恩的一生》(Monty Python’s Life of Brian)

这部电影以讽刺宗教为题,因此它从拍摄到上映期间都经历了不少难题。电影的主角名叫拜恩(Brian),耶稣出世时在隔壁的马糟出生,被误以为他就是救世主。
制片商EMI在拍摄开始前数星期决定抽起投资,制作团队最后找到了乐队“披头士”的吉他手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注资数百万美元,终于能开始拍摄。
电影在美国推出后,天主教和犹太教分别批评这部电影亵渎他们的宗教,不同的宗教团体也在有放映电影的电影院外示威。在英国也有39个地方政府禁止电影在当地上映,爱尔兰和挪威更全面封禁电影。
其他受争议的宗教电影还有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导演的《基督的最后诱惑》(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同样被指亵渎,也引发示威。但是另一方面,这电影十分受观众欢迎,买票得排队。
2004年上影的电影《耶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香港和台湾分别称为《受难曲》和《受难记:最后的激情》)同样引起争议。电影的导演是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上映后被指歧视犹太人。
《波拉特》(Borat)

英国著名喜剧演员沙查·巴隆·科恩(Sacha Baron Cohen)在这电影中,打扮成一名来自哈萨克的电视记者,名叫波拉特。
哈萨克十分不满电影对本国的描述,在全国禁止放映。除黎巴嫩外,阿拉伯国家也禁止电影院放映这电影。哈萨克当局更在美国传媒放播广告,向观众展示哈萨克真实的一面。
2012年哈萨克外长承认,当局在《波拉特》放映后收到的签证申请增加了十倍,电影间接地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
《采访》(The Interview,又名《刺杀金正恩》或《名嘴出任务》)
许多大中华地区的观众都会知道这部电影在2014年引起的争议:朝鲜当时警告,如美国允许电影如期上映,将发动战争。
朝鲜没有兑现战争的威胁,但制片商的母公司索尼(Sony)的电脑系统后来遭受黑客入侵,许多机密资料和多部未发行的电影被公开到网络上。后来,更有一个自称为“和平守护者”的黑客组织威胁要向放映电影的电影院发动袭击。
索尼最后取消了首映礼,也取消在电影院放映的计划。但是,它还是在网上发行了这电影,赚得的钱差不多能填补最初投资的3,000万美元。
新闻来源:BBC 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