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拉萨1月27日电 题:西藏活佛点津“佛系青年”:“放下”是努力后的豁达
作者 孙翔
“看淡一切,不争不抢”的“佛系”态度,近来正在中国互联网的年轻网友“朋友圈”里引起讨论,不少“90后”青年自称“佛系青年”。27日记者专访出席西藏自治区政协会议的活佛、高僧,对于这一社会现象,“佛门弟子”劝诫“佛系青年”,积极精进、不懈努力。
琼布·阿旺强巴坚赞1996年被认定为西藏扎西吉培寺第三世琼布活佛,也曾是十世班禅大师转世金瓶掣签的三位灵童之一。作为一名“90后”活佛,他也刷微博、玩微信,看到“佛系青年”们以“都行,可以,没关系”作为口头禅,以彰显其“放下一切、随性豁达、云淡风轻”的态度,他不以为然,认为“佛系青年”一定程度上成为青年人懒惰的借口和调侃,遇到坎坷不主动克服、借“佛系”以自我安慰。
“佛法以给予众生安乐为目的。”琼布活佛解释佛教中“放下”的态度,是“放下贪欲、放下私利,得以心怀众生”。这种“放下”不是放弃努力、懒惰不做事,而是一种引导人们积极、精进的智慧,要合乎国法、合乎佛法,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要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琼布活佛希望更多年轻人以“因果”的关系看待人生,不要只看重结果,过分强调成就。他建议在“因上努力”,即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懈努力;努力过后、面对结果时,便可以更加豁达、随缘一些,“这样才是比较正确的心态”。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副院长、西藏萨迦寺第47代宝座堪布(寺院主持者)土多申格仁波切(藏传佛教大师)向“佛系青年”们推荐出家人克服困难的法宝——“发心”。
土多申格仁波切解释说,“发心”可以理解为动机、目标。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出家人也不例外,但出家人忆念“发心”,能够使其积极待事,努力尽好各种责任;给予他人安乐,不计较个人得失。以此,给予自己和他人快乐的“因”。
“故如所立誓,我当恭敬行,今后若不勉,定当趋下流。”土多申格仁波切认为年轻人不应漫无目的、毫无取舍地活着。他建议“佛系青年”首先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僧人“发心”时所承诺的那样;然后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努力,如僧人恭敬履行“发心”诺言一般。
《人民日报》曾刊文评“佛系青年”,称“佛系”击中现代社会的一个痛点,累。人们生活节奏快、事业追求高、精神压力大成为常态。文章认为,这种态度应限于工作之外,“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
琼布活佛认为,网络舆论折射出年轻人对生活和工作有些消极,但也不可尽信之。“无论僧俗都需要学习,获得解决新难题的能力,这是我们不断成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