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春花
我的好朋友Tina 是一个貌不惊人,素面朝天,衣着得体的花甲台湾华人。她旅居新西兰近二十年,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我与她第一次见面虽然谈不上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年前,我从国内来到新西兰的基督城探望孩子,当时人生地不熟,不能驾车,外出不能开口与人交流,郁闷之极。
一天一位朋友约我周日去教堂看看,并告知与我同住一区域的朋友Tina也去教堂,让她顺路来接送我。
周日的一天,按约定的时间,一辆车身高大的黑色越野车停在我家门前。我透过车窗看到与车身极不相称的Tina坐在驾驶座上。因为她不高的身躯猫在那大车里,给人有这小身板要舞动这“大物件”,真是有点为难她的感觉。
我们一路驶往教堂,但她却极少言语,我为了与她拉近关系而主动与其搭讪,而她除了客气而厚道的回应一两句外,便又一路无话。我觉得此人有点倔倔的,自觉没趣,便也无言。
问题是,这每周一次,Tina 都准时准点的用她那辆“坦克车”(她的越野车)载我去教堂,一载便是好几个月,直至我回国。尽管每次车里只有我俩,但她总是表情漠然,极少有语,并感觉她每天都很忙碌,由此我也没有特别的走进她,以至我回国前连她姓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她那任劳任怨,理所当然的做法与神情却很温暖我,使我回国的几年里面,偶尔想起她,会有一丝的牵挂。
我们相互走近,成为好朋友,是几年后的事情。
……
三年后,我移民新西兰基督城,Tina 从朋友那知道我回到了基督城,便联系了我,于是我们又续前弦,从“我几点几时去接你,我们一起去教堂。”到开始互相走动,这次我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Tina 这以后给我的感觉很奇妙,她仍少语,但她对我的话题却会给予很热情,并非常到位的回应,和她相 处,有一种很舒服和温暖的感觉。
从我们的相处中,知道了她的先生在台湾一家海运公司工作,是一位船长,并长年在海上工作,每年夫妻团聚的时间很少。Tina 移民新西兰之前,是台湾的一位医务人员,曾代表过台湾医疗团赴沙乌地阿拉伯大公国,进行人道主义医疗援外数年。移民后,因先生长年在外,Tina 便辞掉了工作,一方面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另一方面利用空闲时间做义工(新西兰称义工为社会工作者)。现在,她的两个孩子都在奥克兰上大学,她一人在基督城生活。
让我对Tina 有特别尊重的是,这么些年来,她长期坚持做义工。她的生活能力很强,技多不压身在她的身上有充分的体现。她懂医不说,会美容美发、会木匠和铁匠等技能(并均经专业学习后获证书)。又热心热肠,对待别人的需求,她总是招之即来,有求必应。她的熟人和朋友里谁有头痛脑热,谁家搬家,谁需要出入境接送飞机、谁家嫁娶新娘要梳头美容、谁家父母加班了孩子没人照顾,谁近期心情不好需要抚慰……,只要她知道,必定驾着她那“坦克车”前去相助。所以她深受大家的喜爱,由此她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义工活。
据我所知,曾经有一对台湾来新西兰自驾游的情侣,在旅途中遭遇车祸,台湾方的受难亲属辗转找到Tina ,她想尽办法联系上新西兰当地的交警部门,促使这桩事情得到妥善处理。又如,在大学大考时期,她与其他基督徒一起到新西兰另一个城市旦尼丁,去帮助大学生大考做义工,帮助做饭,让这些孩子安心应考,一去便是一两周,如此的做法已经坚持了数年。再如,她所在的教会里住着一些学生,她常常会隔三岔五做些可口的饭菜送去给孩子们吃并虚寒问暖。逢年过节她都会去看望他们,让他们有家的感觉。由此Tina 也成为了他们最盼望和喜欢的人。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有很多很多。
通过我的观察和亲身领略,觉得Tina 做义工时,态度总是那样的认真,且神情总是毫无畏难情绪,心甘情愿的面对每一桩事情。
我对Tina 的做法既敬佩又纳闷,因为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长期不懈地,乐此不疲的做好事,她哪来的如此胸怀与爱心呢?
有一天,我对Tina 说:“你很像我们国内的雷锋。”她一脸疑惑,问:“谁是雷锋?”我说“雷锋是毛泽东时代推崇的一种奉献精神,一个正能量的人物,他影响了我们好几代人。”我接着说:“但是我觉得雷峰精神与你们基督的精神同讲爱与奉献,是有区别的。雷峰精神的精髓是‘对亲人要像春风般的温暖,对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的无情。’ 这个奉献是要讲原则的。而你们基督耶稣讲爱的奉献是‘爱自己、爱你喜欢的人、并爱你的敌人,用爱去感化一切。’所以基督耶稣的爱的概念是宽泛的。”Tina 听了我的话,说:“关于爱的问题,圣经里说上帝的日头(爱的阳光)是公义的,光照到好人,同时也照到坏人,所以爱也一定临到仇敌身上,这爱是博大的。”关于奉献的问题,她这样回答我:“实际上我没有你说的那么好,我们都有性情软弱的时候,只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信与爱,使我们能做到我们原本不可能做得的事。”
通过与Tina 的交往,我不但真实的感受她有一颗热情而真诚的心,而且她常常不经意的轻言细语,犹如涓涓细流进入我的心田,会使我有四两拨千斤,心情豁然开朗,很温暖的感觉。有些话题对我的世界观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
例如,我们聊到中国的许多家庭,对子女实行严厉的家长制管理的问题。父母常常会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训斥子女,甚至打骂子女,由此也引发了许多家庭矛盾,以致升级到家庭悲剧。父母总认为子女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如何管教全在父母。而Tina 说:“这是不对的。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赐给父母的,孩子是上帝的果实,父母只是孩子的管家,哪有管家训斥甚至打骂主人的道理?所以做父母的只有做好管家的职份,要和孩子成好朋友,绝对不可以做训斥、打骂等伤害孩子的事情。”我问她,如果孩子不听话和犯错怎么办?她说:“你要祈求上帝赐智慧给你,解决你和孩子之间,或是孩子本身的问题。上帝会用各种方式帮助你,很有效果。我们基督徒家庭都是用这样的方式与孩子相处,很少有训斥打骂等伤害孩子的情况发生。”从这个例子,我知道了在信仰基督教的国家里,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乃至家庭关系较为融洽与和谐的原因。
又如,我们谈到人的性格问题。我问Tina :“如果一个以生俱来是个坏脾气,常常会不由自主的伤害到旁人,你们基督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她说:“有啊。人老是发脾气,是因为你心志骄傲或是无能,圣经里说,你不要只看见别人眼中的刺,而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意思是你自己的问题比别人大得多而看不到)。所以,不要去埋怨别人,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最需要改变的是你自己。每当你要发脾气时,你就向上帝祈祷,说,主啊,求你帮助我,让我这高傲的心谦卑下来,求主管住我的嘴,不要让它口出恶语伤害人。”我非常惊讶和不可思议的说:“你这行吗?就这么简单?”她说:“行啊,绝对行,就这么简单!只要你祈求上帝、信祂,祂必应允。而且,人与上帝最直接的交流就是向祂祷告。”她接着说:“如果你实在控制不了自己狂燥的情绪时,你可以这样祷告:主啊,我实在控制不了自己,我只有把自己交托给你,由你来控制我,使我温顺下来,不要口吐恶言或做出不好的事来……”我真的被Tina 的回答惊到,语言那么朴实,道理那么浅显易懂,但它确实完全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出现在我的面前,用这样的形式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也太神奇了。
丅ina 说她自己从前就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对不中意的人和事,情绪反应会很强烈,以致伤害过家人而朋友。自从她信仰基督后,正是用上述的办法,改掉了急躁易怒、常常出言不逊的坏毛病,变成了现在这样,性情乐观温和、宽容待人,乐施好善,见人爱人,人见人爱的人。我虽然不是那么相信眼前如此好的人,从前曾是一个心胸极不廠亮,性格有些怪癖的人,但是我相信她的上帝确实改变了她。
我与Tina 诸如此类的话题很多,我觉得很受益,我认为她能称得上我的良师益友。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我觉得在异国他乡,能遇到一位我特别愿意交往的好朋友,她能让我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与真谛,真是我的福气。感谢我的基督徒朋友——Tina 。
写于2016年9月18日新西兰基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