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6周的血腥屠城,30余万同胞惨遭杀害80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今日上午,中国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悼念死难者的同时,更是传递出捍卫历史真相、守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悬挂国家公祭的标语。 中新社记者泱波摄
国家公祭仪式将在南京举行
今天,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正逢南京大屠杀80周年。
按照安排,今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据南京市政府的消息,今日清晨7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集会广场,将举行升国旗和降半旗仪式。
上午10时,在南京市的17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12个社区和6家反映抗战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国家公祭仪式同步举行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活动。
此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等国内20家反映抗战主题的纪念(博物)馆,在今天上午同步举行悼念活动。
与此同时,208个华侨华人社团今天将同步在世界各地举行悼念活动。
资料图:民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参观。 中新社记者泱波摄
何为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
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
其实从1994年起,江苏省和南京市每年12月13日都会举行各界人士参加的悼念仪式,但均停留在地方层面。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中国以国家立法的形式设立公祭日,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至国家层面。
资料图:民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参观。 中新社记者泱波摄
80年前发生了什么?
80年前的今天,南京陷落。
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的六周内,侵华日军将屠刀对准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强奸抢劫、血腥屠城,制造了二战三大惨案之一的南京大屠杀。
在此期间,南京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毁坏,市内发生两万多起强奸、轮奸的暴行,无数公私财物被掠夺,文化古都遭受了一场空前的劫难。
看到所有街巷内都有平民的尸体,其中有老人、妇女和小孩死者很多是用刺刀刺死的,有的是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杀害的。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德丁曾在新闻稿中这样描述当年的惨状。
侵华日军的暴行令世界震惊,更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黑暗一页。
1946年2月,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和整理。
法庭经过调查,最终认定日军在南京屠杀人数在30万人以上,其中,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为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尸体经慈善机构掩埋有15万余具。
12月7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工作人员擦拭幸存者脚印铜板路。 中新社记者泱波摄
80年过去,如今,幸存者越来越少
2017年12月10日凌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最年长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管光镜与世长辞,享年100岁。
管光镜亲身经历了侵华日军在溧水的空袭,又经历了南京大屠杀,是双重受害特征的幸存者。老人的逝去,意味着最宝贵的活证人越来越少。
南京出版最详尽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名录》中,有上世纪60年代以来收集的2592名幸存者资料;上世纪80年代,中国启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登记,当时登记在册人数超过千人;而如今,在世的幸存者已不足百人
冰冷数字变化的背后,是那段灾难历史见证人的消逝。
然而,幸存者虽然逐渐凋零,但真相不会被带走。
早在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不容抹杀。
12月10日,在第四个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参加过当年战争的抗战老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家属、南京1213志愿者联合会的志愿者们来到南京光华门遗址公园,向这片曾经发生过激烈战斗的阵地献上和平岁月里的悼念菊花,祈祷永远和平。 中新社记者泱波摄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如今,这场浩劫已经过去整整80载。
国内外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认知正在逐步加深,随着越来越多历史档案、资料被挖掘出来,那段黑暗、血腥的历史也更全面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中国政府设立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加拿大安大略省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一系列举措也都在提醒世人,历史不应被遗忘,更不容歪曲。
然而,今天仍有部分日本右翼势力顽固坚持错误史观,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甚至不遗余力地包装、美化侵略罪行,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真相面前,任何对侵略罪行的粉饰都必将遭到唾弃,也必然逃脱不了正义的审判。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战火硝烟虽然散去,但伤痛不应被淡忘。
今天,我们铭记同胞在80年前遭受的苦难,是表达对逝者的尊重与缅怀,更是传递出捍卫历史真相、守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
2017年12月13日早晨7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集会广场举行升国旗和降半旗仪式。上午10时,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图片作者:刘建华/视觉中国
80年前的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对我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现场图。
1937年12月13日
这是刻印在中国同胞的心底的日子。
在这个日子之前
南京
是金陵之城
是桨声灯影秦淮河
1937年
南京,是那个山河破碎的民国的都城
80年前的这一天
南京,竟然沦为了屠刀之城!
始于1213,
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了长达40多天
灭绝人性的大屠杀
30万同胞惨遭杀戮
从2014年开始
我们以国家的名义
祭奠1213
以30万同胞死难的惨烈
祭奠这个国殇之日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如同欧洲无法忘记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样
东方中国,绝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
80年过往,中华民族任人宰割、
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 铭记的不只悲怆,纪念也不是要延续仇恨,此时此刻,中国人庄严昭告世人远离兵燹战火!做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
◆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讲话: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写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人民网记者贾玥
他们终日生活在恐怖灾难之中,精神正处于歇斯底里的惊恐之中,这种状况何时才能停止啊!
19321941年在南京鼓楼医院工作的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先生,曾用笔记录下了南京大屠杀期间看到的惨状。
80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大批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
南京之痛,国之痛。
▲ 图片选自《南京1937》,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7月版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年12月13日,中国将迎来第四个法定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当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牢记历史,捍卫和平。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三年前,习近平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讲过的话,仍萦绕在耳边,久久不绝,引人深思。
这一年,铭记写在很多人心里
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的这句名言,提醒着世人铭记的意义。
人们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以不同方式得以留存。
有人用文字记住。
祖母被日本兵从床上拽下来摔死,伯母遭到强暴,与父亲再无相见对于现年85岁的李道煃老人来说,1937年12月南京城的那场屠杀,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 李道煃老人写给女儿的家书截图。(新华社记者沈敏拍摄)
往事如此苦难、沉重,以至于李道煃很长时间都不愿提及。
直到2005年,在得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收集幸存者证言,李道煃致函时任馆长朱成山,才首度打开尘封已久的回忆。不久前,这位旅居海外多年的老人又向加拿大华人社团的史料展寄去当年写给晚辈的家书。他说,我是活证人,我有责任。
有人用镜头记住。
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友人约翰马吉先生不顾个人安危,秘密拍下105分钟画面,成为揭露日军暴行的铁证。
他的孙子、同是职业摄影师的克里斯马吉,打算从今年开始重走、重拍祖父走过的路,既从祖父拍摄的南京大屠杀电影胶片中选取建筑、街道等,又展现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南京,反映南京变化发展。
希望通过这组照片连接中国与西方,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克里斯马吉说。
在海外,有人争取通过立法记住。
10月26日,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通过了把每年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66号动议。此举在西方国家尚属首次。
动议的提出者,是安大略省华裔女议员黄素梅。她在议会辩论中动情发言,多次泪洒现场。如此激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争取加拿大官方认可之路走得十分艰辛。
安大略省和其他加拿大各省区教育系统,只关注欧洲二战的惨痛历史,却忽视了亚洲的悲惨过去。欧洲人的耻辱也是亚洲人的,亚洲人的耻辱也是欧洲人的,因为我们都是人类。黄素梅说。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对于有良知的人们来说,历史的真相不容歪曲,历史的面孔必须清晰。
致力于维系中日和平友好的日本人士,亦是值得铭记的点点星光。
今年9月9日凌晨2点,98岁的日本老兵三谷翔在日本家中去世。作为加害者,三谷翔在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70周年时,来到南京向南京人民忏悔、谢罪。他曾说,我的力量微薄,但我想活到100岁,跟掩盖历史真相的势力斗下去。
这三年,一种仪式得以延续
《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全场高唱国歌,国旗下半旗志哀;接着防空警报拉起,全城车船止行,人们驻足默哀三年来,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不仅以国之名,一种庄严肃穆的仪式也得以延续。
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仪式上,一尊高1.65米、重2014公斤的三足圆形铜鼎被永久设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
2015年12月13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出席第二次的公祭仪式并讲话。他说,无论时间过去多么久远,历史都会记住这一天。
这次的公祭仪式开始前,先以电视片的方式播放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上的铭文。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160个中国字,满满爱国情,声声动心魄。
而在这一年的公祭前两个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从一座城市和一个国家的记忆,正式上升为人类记忆。
2016年12月13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出席第三次的公祭仪式并讲话。他说,我们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为的是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捍卫不容否认的真相,为的是唤起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这一次,缅怀和告慰有了更多心灵相伴。远在哈尔滨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内,受害者遗属代表、日本遗留化学武器受害者幸存者代表,通过在受害者名单墙前敬献鲜花等方式同步寄托哀思。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每一次的公祭仪式上,南京市青少年们朗诵的《和平宣言》都在传达着亿万国人的共同信念以史为鉴,中华民族的前景必将无比光明。
这些年,爱国已成为心灵的共鸣
爱国,是每个人心中无比自然和宝贵的情感。
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具有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是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彰显和升华的过程。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方面,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被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在抗战胜利日大阅兵中,人们看到,45辆礼宾摩托车护卫抗战老兵行进,以有史以来最高规格表达着中国人民对抛洒热血的英雄无上的敬意。
在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上,人们听到,新四军老战士、90岁的撞钟手陈宝书说,这是我们民族的耻辱,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在烈士纪念日上,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拾阶登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在花篮前驻足凝视。人们注意到,习近平迈步上前,仔细整理花篮缎带。
时间坐标对准了2017年。现在,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正如习近平所言,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中国人民也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文章来源: 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