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题:中国进入新消费时代
新华社记者任沁沁 陈爱平 尚升
中国人再也不用去日本抢购智能马桶盖了。
12月1日起,中国将调降包括马桶盖在内187项商品的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17.3%降至7.7%。
这是2015年以来中国第四次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
依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的通知》,此次调降关税的绝大部分是中国消费者海淘、海外购的热门品类,降税力度较大。例如,特殊配方婴幼儿奶粉关税从20%降为零,香水等化妆品关税从10%降至5%,智能马桶盖、咖啡机关税从32%降至10%。
业内人士指出,大范围、大力度降低消费品的关税,对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继续挖掘国内消费潜力;对外将进一步扩大进口,让更多国家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带来的红利。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热门消费品的大幅降税,正是因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认为,这印证了中国人消费升级的趋势。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中国消费市场正发生着质变。人们的消费层次,从“有没有”迈入“好不好”,消费者更看重产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附能。
美国咨询公司麦肯锡对1万名18至65岁中国人进行了访谈,并发布报告说,在中国消费者信心达到10年来新高的同时,人们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年龄结构更加年轻化、重视健康、品牌认知更成熟。
消费者信心是企业制定市场战略和识别增长机会的重要参考。麦肯锡的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超过了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夕的指数值。
上周,全球知名绩效管理公司尼尔森发布报告称,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攀升,消费意愿增达到2014年以来的最高值。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非常明显,除了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外,对消费品的质量和品牌内涵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消费者进一步扩大了产品选择范围,选择表现其独特个性的产品。例如,更多人选择弹性工作模式,去冷门地旅行;愿意为健康的产品、优质的服务买单。
在此前发布的中国CPI系列数据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产品及服务分别同比上涨了7.2%及2.3%,在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中涨幅居前。
“过去我们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吃穿住用’,今后的消费会向‘安享乐知’转变,即安全、享受、娱乐、求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认为。
文化消费是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看电影戏剧、逛博物馆书店等成为时兴潮流。话剧《窝头会馆》一票难求、“美在新时代”画展大排长龙……
侯云春认为,文化消费既是硬消费,也是软投资;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历史文化积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精神素养的重要标尺。
科技也改变着中国人的消费观: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帮消费者创造更加高效舒适的工作、生活和购物环境。
中国消费者在生活各个方面都依赖移动科技。国际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11月报告显示,87%的中国一至三线城市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已从2016年69%上升至2017年87%。
这也意味着,在中国会涌现出更多融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个性化服务及产品,它们满足消费者日益强烈的追求个性、追求自我的需求。
消费拉动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调整加快,消费驱动增长的趋势日益显现。国家发展改革委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6%。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万亿元,绝对量已超过2014年全年,接近2015年全年,同比保持两位数的较高增速。
原创于中国的“双十一”,已是全球关注的消费现象。今年“双十一”当天,天猫商城总成交额达1682亿元人民币,参与“双十一”的全球网民覆盖225个国家和地区。
事实上,“双十一”已不再仅仅是购物消费节日,更涵盖了从商业到社会文化到科技突破的方方面面,成为一场海内外同步、线上线下结合、商业、科技、大数据联合驱动的全球狂欢。
其背后推手正是中国居民消费的升级。因应消费者新需求,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作为驱动的新零售应运而生,打通线上线下,注重提升零售行业效率和用户体验。
全球同享中国机遇。亚马逊中国28日披露数据,“双十一”当天,亚马逊海外购平台销售额达到去年同期的三倍。而其两周后的“黑色星期五”当天,海外购销售额较“双十一”又实现两倍多的增长。
中国消费,全球共振。一个个性化、多元化、数字化、全球化的消费时代来临了。(完)